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 向精细化管理迈进.doc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向精细化管理迈进苏霍姆林斯皋说: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2007年4月组织委派我到海区三小任校长,经过调研发现三小多年来实行的是二级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特点,经过综合分析,我认为学校要发展、要进步,必须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向精细化管理迈进。一、坚持现代管理理念,提升学校管理品位现在不少校长总是感叹:忙,太忙!校长确实忙,有些忙是必须忙,不得不忙。但有些忙是瞎忙。如果不管大事小事都需要校长点头,不管大会小会都得校长到会,不管大权小权都是校长独揽……这样做,只会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不忙才怪!校长要懂得有为和无为,了解什么时候该有为、什么时候该无为;做到该有为时有作为,该无为时有思维。校长要腾出精力认真琢磨如何经营学校,如何长远地、战略地、全曲地发展学校,引领教师向目标奋进。同时,校长作为管理者,必须把纷繁复杂的学校管理事务分解成每一个管理者的工作任务,让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忙”起來,让自己“闲”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都感受到自己岗位的重要,而且校长还可以从琐事中摆脱出来,无为而无不为,真正做到统筹全盘,把握全局,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年轻干部。另外,对于现代管理模式来说,讲求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制,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而实施岗位冃标管理,符合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因此我在新形势下坚定了“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的信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的内涵发展、战略发展屮来。二、 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效力学校是一部大机器,这部“机器”的运作全靠各部门、各条线、各员工这些“零件”作用的发挥。因而,学校岗位目标精细化的管理,又是一个分层、分块的管理。校长必须授权于中层管理者,放手让他们管理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在管理屮取得成绩。唯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整体工作的效率,才能获得学校工作的佳绩。学校岗位目标化分层管理的落实,使学校向精细化管理迈进,调动了环节干部的积极性,培养了年轻干部,学校各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人,权、责并重,保证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校长腾出时间与精力思考学校的发展,学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三、 开好每周的环节干部例会,从细节上规范学校管理行为,做好环节干部的培养工作领导班子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班子强了,工作就上去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就出来了,要抓团结,抓合力,抓思想统一,抓认识统一,做到班子成员不拉偏套,内部没有杂音;要抓作风,就是要努力形成负责的作风、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作风,切实起到班子的带头作用。实施岗位目标管理,也会出现一些弊病,如:学校的好多事情是分不清哪个处室来做,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工作上互相扯皮现象,不配合,出了问题互相埋怨等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每周一精心组织好环节干部例会,强调工作时要做到分工不分家。会前各处室对本周拟开展的工作必须做出计划安排,提出实施方案,如果计划、方案在会上通过,即刻做出分工、明确责任,对预见的困难,各处室协调合作,做到人人心中有数,脑中有事,以便适时做好工作。这样就避免了工作中的扯皮现象,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增强了合作意识,从细节上规范了学校的管理。例会中
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 向精细化管理迈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