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观潮设计、反思.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观潮》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的开始部分,我首先提出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播放“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的录像,让学生在“观”中如临其境,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之情。并为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作了铺垫。2、小组合作,发展思维:在教学中我采用异质合作学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小组里学生交流得出讨论。如: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是课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教师先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片,再由小组讨论学习,生生互动,教师点拔,解决疑惑,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3、尝试教学,突破难点:尝试教学以“先练后讲”、“先试后导”为主要特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的做法。本节课理解课文中描写“潮来之时”的景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采用尝试教学,学生在小组互相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读──划──议──悟”然后进行组织交流,教师从中点拔。在尝试中学生印象深,理解透彻,教师也不必花费大量力气讲解,恰到好处地解决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了解大潮来时雄奇、壮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之情。2、学习作者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事物和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3、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赏析佳句的能力。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A级生。)【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2、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准备】挂图、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抓中心句,导入新课:⑴质疑:围绕第一自然段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提出问题。(个体活动。)⑵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学生查字典,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小组合作学习。)2、播放“潮来时”的录相:师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静观中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全体参与。)3、提问: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潮来之时”的景象呢?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汇报。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描写“潮来之时”的片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1、用“”画出描写“潮声”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潮形”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观潮人们情绪的词语。学生采用“读──划──议──悟”的学习方法:生边读课文边分别画出描写“潮声”、“潮形”及人们情绪变化的句子、词语。(个体活动。)2、分析这些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组内讨论交流,A级生带动C级生。3、这部份经过哪几方面的描写来体现“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组际交流)达成学习情况:C级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描写“声”、“形”的句子。B级生:能准确全面地画出描写“声”、“形”的句子。A级生:能准确地画出描写“声”、“形”的句子及人们情绪变化的词语,能较清楚地说明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是以声、形、观众情绪变化这三方面来写的。(全班齐读,小组读,互评。)4、师生共同评价给予激励。5、指导朗读,赏析佳句出示幻灯片(描写声、形的句子):⑴读描写“潮声”

观潮设计、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