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伴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临床医学论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伴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作者:王捷宋国勇陆毅马广骏【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是治疗椎体破坏性病变、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缓解或消除疼痛,预防椎体塌陷或病情发展的一种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新技术、新方法。1987年,Galibert等〔1〕首先报道经皮注射骨水泥治疗椎体血管瘤,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效果,开创了PVP的先河,其主要作用是解除或减轻疼痛和防止椎体压缩塌陷。1989年,等〔2〕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脊椎转移癌,疼痛缓解率达16/20。1990年,Galibert等又进一步提出该技术可扩大应用于椎体恶性肿瘤及骨质疏松症等。1994年,Gangi等〔3〕在CT结合透视下安全操作。到1999年已报道的病例数达上百例,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7〕。笔者2003年10月〜2007年2月,在DSA引导下对老年性骨质疏松伴压缩性骨折患者25例进行PVP治疗,效果理想。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5例患者共52个椎体,年龄58〜79岁,;男8例,女17例;均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伴压缩性骨折。所有患者术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胸背部、腰腿疼痛,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行动困难或不便。全部病例术前均行常规影像学检查:摄正侧位胸腰椎平片、CT或MR扫描,确定病变部位、椎体受累程度、椎弓根及椎体后缘有无破坏及破坏程度,尤其是后缘是否完整,以评估PVP吋可能渗漏的情况。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出凝血吋间、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使用天津合成材料工业硏究所生产的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20g包装。穿刺针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12〜14G带芯骨穿针。,胸椎则采用经椎弓根或经肋骨头与椎体间隙进针法。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单,2%利多卡因从皮肤穿刺点向椎弓根方向做穿刺通道软组织全层浸润麻醉。经后路向椎弓根中央方向穿刺,穿刺针与身体矢状面成10〜15°角,行正、侧位观察,当穿刺针穿入椎体骨皮质时,常需借助于外科锤的帮助。将穿刺针抵达椎体前1/3为理想位置,经双向透视证实后,经穿刺针注射3〜5ml优维显造影剂行椎体静脉造影,以确定椎体静脉丛的位置,避免骨水泥注入静脉。若出现针尖位于粗大静脉内,则应将针尖位置向前略作调整。调制骨水泥到第二阶段粘稠状时用压力注射器注入椎体内。严禁在第一阶段稀薄状态吋注射,因为稀薄的粘固剂很容易注入静脉内。注射骨水泥应在侧位严密透视下进行,当骨水泥到达椎体后壁时说明充塡完好即停止注射。注射完毕后,应在骨水泥硬化之前拔针。骨水泥应塡充50%以上的椎体,否则应调整位置后追加注射量。注射量一般为3〜8mlCotton等〔4〕,,。若注射过程中发现有骨水泥流向椎管、椎体旁或椎间孔时,应立即停止注射。由于骨水泥有使血压一过性下降的作用,术中应监测血压。注射完毕后即可拔针,局部压迫3〜5min‘包扎伤口。术后处理:术后12h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并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3d,预防感染。,5例双侧穿刺,其余均为单侧穿刺,穿刺成功率为100%。胸椎注入骨水泥为3〜4ml,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伴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73 KB
  • 时间202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