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伴我成长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尤其应重视读书。求学时,为了将来能很好的胜任工作,我曾利用一切可利用时间博览群书,教育、史诗、哲学……拿来即读,自认为已经准备充分足以教育好学生。可在面对学生的一个个为什么时,还是有江郎才尽的感觉。忙碌的日子,不自信的日子,我又捧起了书,一本本地翻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我的字典里,永远没有一个"够"字。在知识更新、新思想层出的今天,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份工作。读书就是学习的最好方式。回顾这几年读过的书也不少,《陶行知思想文集》、《教育新风暴》、《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窗前的小豆豆》、《于丹<论语>心得》等,以及各种教育、非教育的杂志期刊。读有所悟,自己也撰写一些文章,如:《浅谈“六大解放”与低年级教育》、《思考后才有更好的教育》、《谁抽走了阶梯》、《品读大师》、《感悟“孝敬之道”》等等。读每一本书都会对一些想法进行重新思考。读陶行知“行知合一”内涵就是素质教育,读教师的专业成长认识到学习可以自学,也可与全国的教育家、老师进行网络交流,读窗边的小豆豆对自然的、理想的教育有一种向往,读于丹解读论语,让我对中华民族的孝敬之道更加地崇敬,更多的是平时阅读的豆腐块也让我颇有感触。感悟生命,感悟生活,感悟教育。让生活更加充实,让思想更加灵动。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我带着自己的心,带着自己的梦,带着自己的实践,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认真品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这本书真的让我深深的感动,看似平凡的一个个小故事,却是一位老师精神境界的体现,我仿佛看到了他和他学生之间那种朋友般的感情,他每天都定时给汪斌煮一个鸡蛋,一直持续了整整一个月;还有他在章舒云生日那天送给她生日礼物以及他与宁玮之间的深情通信,都无不体现着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和相互的关爱。我真的很羡慕他的学生;他们能有这么好的老师。平常自诩对学生挺有爱心的我不由有些汗颜,对于屡劝不听的调皮学生我仍难免心浮气躁,对于屡教不会智力欠佳的学生我垂头丧气……。读镇西老师的书,
读书伴我成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