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doc浅谈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作为语文教师,笔者审视当前的习作教学后发现,一方面,学生对习作素材缺少发现的眼光,缺少敏锐的生活体验,常冇“无米下炊”的烦恼,另一方面,学生习作构思能力薄弱,不少习作呈现“脚踏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寻觅“良方”,帮助学生提高感知生活、发现素材、架构习作的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思维导图”可以为我们的习作教学插上翅膀,可以成为我们教师手中的“利器”。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创始人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布赞。思维导图是本着分类的思想,以一个中心为基本点画出的引导思考的概念图、流程图或地图。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建立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之间的记忆联系。从功用的角度來看,思维导图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激发思考并整理思考。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厘清思维的脉络,增??整理归纳的木领,同时能有效地利用记忆、强化记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创造力。下面,笔者举例谈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屮的尝试运用。一、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学期习作要点,培养学生规划预习能力新学期伊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本册教材要完成的习作做一张思维导图,以便于学生对本册教材作文有个整体把握,做到心屮有数,平常有目的地做好素材的积累。以苏教版小语教材六上为例,教材规定的习作有七篇,若依惯例,为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教师会画出如下的线性概念图:1•我的假期生活向爸爸妈妈表达爱一种自己喜欢的美味剪纸故事一种家乡产品一位家乡名人的故事7•语文书里的故事这样的概念图,因其主题分散、文字抽象,学生短时间内是难以把它牢记心间并强化预习的。在思维导图理念下,我们可以尝试在图文并茂及高度整合上下功夫,将概念图转化成一张高度提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比概念图更注重归并同类项、提炼要点,更简洁明了、直观美观,使人一目了然。它便于“存档”,便于提取,便于回放。在新学期初就建立习作内容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明确学期习作的冃标、重点,明确了学期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关注相关题材,不断积累素材,养成自觉积累素材的习惯。二、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判断写什么,培养学生素材开发能力不解决“写什么”,就无法解决怎么写。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是一味给学生“喂”素材,就会扼杀学生习作的潜能。发现题材,是最重耍的写作才能。一个人的写作灵感,往往就在他的敏感点、兴奋点、痛点上。学生的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写作金矿,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对生活素材进行广度和深度挖掘呢?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丰富联想和想象。以苏教版六上习作一“写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丿力”来说,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组织一次假期经历的题材大讨论、大盘点。教师先来个富有启发性的开场白:“暑期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你外出旅游,拥抱白然;你走亲访友,享受融融亲情;你大展身手,烹饪美食;你沉醉书中,乐而忘返……”接着,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暑期经丿力。伴随着学生的回答,在核心内容“暑期经丿力”上衍生出了教师预设的子目录一旅游、看书、烧菜、游泳、其他”;然后,在一级子目录下乂出现了二级子目录,并且二级子目录的内容是开放且无限丰富的。最终,黑板上出现这样的导图:伴随着学生一
浅谈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