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品乐陶陶》说课设计朱坡中心小学曾静 一、说教材: 《纸品乐陶陶》是湘版美术教材第7册的教学内容。本课从课题到内容趣味性教强,富有新意,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本课是利用各种纸材进行艺术造型的有趣活动。采用的材料是皱纹纸搓、捏成的纸团、纸绳,,并根据材料性能运用合适的工艺手段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所表现的形象装饰性较强,能够产生浅浮雕的效果。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将皱纹纸制成纸绳、纸团,利用点、线进行简单的造型。本课重要的是将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经过自己的再创造运用到生活中去。用美装点生活,在生活中创造美。二、说学情和学习目标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美术课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的学习目标目标是: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纸绳、纸团粘贴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及综合素养。3、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搓纸绳、团纸团,并创作简单的粘贴画。教学难点:搓纸绳的方法以及画面的构图设计,基本的制作方法。 三、说教法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活动,将学生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并保持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和趣味性。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方法:、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性观认为:在优化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中人会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因此我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在为学生创设尊重,平等,理解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启发教给学生赏、做、评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科学的学习是一把开发学生智能的金钥匙,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本课中,学生从好奇感知——乐中体验——交流合作——大胆创作,都是通过自我的观察、体验、探究、合作而完成最后的作品的。这样的过程是孩子一次快乐感受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过程。在与伙伴的讨论、合作中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被挖掘出来。 1、自主探究学习法前苏联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本课难点——折法多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多种折叠纸巾的方法。2、合作交流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目的是给学生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意见,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
纸品乐陶陶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