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丘山鞭杆挑花篮鞭杆花篮谈情说爱所谓的鞭杆是用一根长三尺(阳数)的木棍做成,木棍的一端留皮钻眼,长约5寸;另一端即所余部分,全部去皮,再放在碱性土中掩埋(或在石灰水中浸泡一昼夜),使之变成肉红色(此即“人祖”,象征“男根”)。花篮系用桦树刨花皮、麦杆和各种彩纸绑扎,穿接而成。若某女子相中了某男,便会主动以目相示,并从手中提的一对花篮中分出一直悬挂在树枝梢头,而男子取到、挑于鞭杆后则私情定矣;送花馍相互祝福,是云邱山区和山南新绛、万荣、稷山、河津各县的一种特有的油炸面食。其形状如半球、顶皮上因下油锅前已用刀划出花纹,炸后便很自然地胀裂得如花盛开而名。若两底部扣合便如同一个圆球(如月球)。庙会期间,作的花馍献神后,送给婚后未育的女人,寓含食入腹中,便会腹如馍鼓,实现开花结子的愿望。送给坐月子的产妇家,则寓含祝贺其人生如月般圆满(“满月”一词含意,大概即源于此)。原始婚俗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参加过云丘山的庙会,肯定会大受启示,说不定会透过眼前的举止看到往昔古老的天地,瞭望到原始的风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云丘山的山门一开,山下四乡八村的帅哥靓妹就呼啦啦涌来了,涌到这生命的峰巅来进行一年一度的盛会。如果为这盛会起个名字,那应该是峰会,婚俗的峰会,一点都不牵强附会的婚俗峰会。别看今天世界上流行着那么多的高端峰会,可那峰会只是象征意义上的,而只有这云丘峰会才是名副其实的高山之巅的峰会。何况,这高山之巅的峰会别开生面,看一眼就觉得新奇的罕见。你看,凡来朝山的俊男美女都不空手,小伙儿手持鞭杆,姑娘手持花篮。这就让人好奇,为啥朝山的青年要拿这东西?而且这东西可是在其它地方从来没有见过的。千万别纳闷,你看那位年过古稀的老头颠把着胡须唱起了民歌,我们先听听吧! “留只花篮在树梢,等着哥哥鞭杆挑。挑着了,妹妹伴你度春宵。”这古稀老人唱的是云丘山独有的情歌。原来这朝山带的鞭杆和花篮就是定情的礼物。不过,这礼物不是奉给神灵的,也不是敬送他人的,而是男女互相寄托终身的恋爱道具。先让我们仔细观看一下那道具吧!鞭杆的做法:鞭杆是用一根长三尺(阳数)的木棍做成。木棍的一端留皮钻眼,长约5寸;其余部分全都剥掉外面的皮,再放进碱性的土中掩埋,使之变成肉红般的颜色。若要是找不到合适的土壤,就将木棍放在石灰水中浸泡一昼夜,就会泡成肉红色。这时再看,木棍就不是木棍了,而是一个男根了。这男根被称为鞭杆,象征的是人祖。花篮的做法花篮是用桦树的刨花皮、麦杆和各种彩纸,绑扎穿接而成的。其做法更为讲究:先用桦木的刨花做成两个直径相等的罗圈,再用麦杆做成两个同心十字,这十字要一大一小,大十字长度为罗圈直径与高度的和,再加一个狗牙;小十字长度为罗圈的直径,加上一个狗牙。接着,将罗圈与那两个同心十字相叠压,罗圈的一面要与双十字中心重合,并在双十字中心贴上纸花,再用彩色纸条将长十字的麦杆皮箍在罗圈上。然后,将两个对称的罗圈狗牙错开,相向扣合(象征男女互抱),再用一根红绳(线)从十字中心穿过,这花篮的大样就成了。最后,在花篮底部悬以用麦杆节、彩纸圆片穿成的“璎珞”状穗子,花篮就名副其实成了花篮。切莫小看了这制作过程,一点儿也不能偷工减料,更不能减少工序。这用料,这工序,寄托着美好的寓意。用桦木的刨花制作,寓含着化生之意;做一大一小两个十字,十字中间对称,那是象征男女同心;两个罗圈的狗牙错开,相向扣合,象征男女亲昵的互抱;
云丘山鞭杆挑花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