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版语文八下《苏珊+安东尼》word说课稿2篇.doc.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珊· 安东尼》说课稿作者: 加入日期: 10-03-17 我的说课流程: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评价分析。: 1 、教材地位: 《苏珊· 安东尼》为八年级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它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 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是主题探究性学习——妇女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本文的思路和结构。(2)理解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象的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社会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理解苏珊为争取女权而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面对自己应有的权利,要进行勇敢的、坚持不懈的斗争。(2) 培养学生树立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健康平等的现代性别意识。 3 、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难点:理解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方法二、教学过程: (一) 男人的一片天:我说我有理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子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认为他说得有理吗?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 在组成教学的各动因中, 教学气氛的营造很重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情绪与个体的认识有密切联系。高涨的情绪有助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增强,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唤起学生的高昂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我设计这一个环节作为导入,目的之一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各说各的理,把气氛调动起来; 目的之二是让学生认识到古代妇女地位之卑微低下, 到了与小人相提并论的地步, 那时是“男人的一片天”;目的之三是让学生明白妇女解放是社会的进步,妇女不再拘束在一室之内, 走向社会, 自食其力, 男人负担减轻三分之一, 只需养老人和小孩, 三分之二的负担又有人分担一半, 何乐而不为呢?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目的之四引出那些女权运动先驱者们,从而引出课题《苏珊· 安东尼》。(二) 女人的一线天 1、人物简介: 苏珊. 安东尼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曾经教过小学。她强烈意识到妇女需要个人和经济上的独立。她致力于妇女权利的斗争, 与伙伴伊丽莎白终身都为女权运动做贡献。推动美国女权运动的进程。被称为“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通过人物简介让学生对主人公苏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感知探究: (1) 、出示目标,速读课文(带着目的去读书,目标教学) (2) 、网络互动: ①五人小组为单位围绕目标设计两到三个问题,并发布在网络论坛上; ②选择网络论坛上感兴趣的题目,小组讨论解决; ③把小组意见发布在网络论坛上。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语文学习也理应如此。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下学习, 让学生好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天才 GO GO GO ——今日表演之星请同学上台表演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谁表演得最好,谁就是今日表演之星。在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中,最后的胜利都是苏珊?安东尼,两次斗争中,苏珊取胜的方式有何异同?从中你觉得苏珊是一个怎样的人? 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是全文的重点所在, 也是全文的难点。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 4 、课内课外——生活剧场: 张三同学上课不停讲小

语文版语文八下《苏珊+安东尼》word说课稿2篇.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