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资阳中学学高二下期期试生物.docx(,共计60分)。已知不同的肽链产物可因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以电泳方式分离。下图甲是一个分析细菌中的蛋白质的电泳结果图,“-”代表没加还原剂,“+”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破坏二硫键,“M”代表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图乙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结构图。根据图甲结果,图乙中哪幅图最能代表该细菌原本的蛋白质结构(注意:图乙中“—”代表二硫键)( )解析:由图解可知,细菌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0,没加还原剂时电泳只有一条分离带,加入还原剂之后二硫键被破坏,电泳结果出现了两条分离带,一条的相对分子质量稍高于67,一条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0,所以可推测出该细菌中的蛋白质由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稍大于67的肽链和两条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0的肽链构成,故选项B正确。答案:B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然后反复冲洗,℃左右,,、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解析:在精选葡萄后应先冲洗1~2次,然后除去枝梗,原因是要除去污垢,但不能洗去附着在表面的酵母菌,先去枝梗会造成汁液流失和污染;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厌氧过程;在有氧的条件下,醋酸菌可将酒精氧化为乙醛,进而氧化为乙酸;在酒精发酵时,一定要对器具消毒,以免杂菌污染和危害酵母菌的作用,影响酒的品质;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答案:B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正确的操作为( ),,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的H2SO43滴,振荡混匀,,待温度降至常温时,再往里面加入3滴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1的H2SO4,摇匀后,再加入3滴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酒精检验原理和过程的记忆。酒精的检验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和酒精在常温下反应呈现灰绿色。在操作时,要先加酸形成酸性环境再加试剂。答案:B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这是一道中等难度的题目,考查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在M点前,无酒精产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酒精含量最大的N点,种群增长率在N点为0,在K/2时最大。答案:,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稀释涂布平板法是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平板划线操作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平板划线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平板划线在
四川资阳资阳中学学高二下期期试生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