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红烛情——记千阳县高崖乡普社小学校长孙安成孙安成今年52岁,黝黑粗糙的皮肤布满了皱纹,两鬓的白发更显得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自从高中毕业当上民办教师,他已经在这个地广人稀的深山里辗转了35年,一批批山里娃走进了中学、大学,而他始终留在大山里继续着他钟爱的事业。山里本来就地广人稀,学生少,前几年,一人一房一教室,破房、土炕、油灯、泥墩子,便是一所学校的全部设施。饭要自己做,柴要自己砍,水要自己从沟里挑,有多少人受不了这种清苦和孤独放弃了。为了孩子们不再受穷,为了誓言不会落空,他选择了坚守,孙安成几乎是一边建学校,一边教书。为给红崖寺小学架电,他四处筹款却多次碰壁,孙安成开始自己砍树做电杆、掏钱买器材、请人帮着接线,电终于通了,自己的积蓄也花光了。为了解决经费,他经常带领学生上山摘山楂、收杨槐籽、捡核桃、挖药材,搞勤工俭学,自己动手改变教育设施。那年在东庄小学,他用勤工俭学创收的1500多元为学校添置了图书、体育器械,使学生第一次玩到了篮球,第一次听到了收音机的声音。为了节约取暖费,他自己砍木柴,挖炭窑,苦熬一个多月烧出了3000多斤木炭。 2009年,已经是普社小学校长的孙安成,依然尽自己的力量,努力改变着山区的办学条件。在实施灾后重建项目中,他每天跟班监督工程质量。材料筹办时,施工方没有对砖块质检,他站在老板的车前呵斥道:“今天不进行质检就别离开学校,就不能施工。”见到他玩命的做法,施工方被迫做出了让步。发现宿办楼二层墙体砖不符合质量要求后,他与施工方吵架责令拆除重建。在工程进展的最关键时候,母亲病危了,考虑到工程质量监督不能松劲,他在家只呆了一个晚上就匆匆返回学校,很快母亲就过世了。望着母亲的遗像孙安成泪如雨下,35年
大山深处红烛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