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 页脚.. 我国银行业反垄断执法难题一、当前我国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已经出现区别于过去以国家垄断形式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垄断行为,这些垄断行为给金融市场和消费者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具体表现在: (一) 相互串通收费, 形成价格联盟。以银行卡跨行收费事件为例, 2006 年6月1日, 跨行查询收费正式开始实施。但几乎与此同时, 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多家媒体对这一收费提出了“究竟是‘ 国际惯例’ 还是‘ 垄断行为’ ”的质疑。透视该收费标准的制定过程, 我们发现, 银行卡跨行收费实际上是中国银联与大银行协议一致的结果, 其事先并未征得广大客户的同意, 而属于此类收费的还有小额账户管理费、借记卡年费、跨行取款费等。应该说, 价格竞争本身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方式, 但价格联盟在反垄断法中却是一种本身违法的卡特尔类型。(二)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损害小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在我国, 小公司在银行开户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般来说,小公司注册登记后,商业银行对小公司开户往往设置资本金、存款余额等限制,即开立企业基本存款账户的最低标准是 50 万元或 100 万元,并保证在账户中维持 3 万元到 50 万元不等的存款余额。难怪有人评论说,商业银行通过提高开户门槛的作法, 将小公司拒之门外, 这直接促成了为小公司办理开户手续一条龙服务的中介公司的火爆。【1 】然而,商业银行设置开户门槛并不符合有关规定属于歧视政策。【2 】应该看到,拒绝交易只是当前我国一些银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一种表现, 捆绑式搭售、强制交易、价格歧视等其他行为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即使市场主体拥有的不是市场支配地位而是相对经济优势地位, 这种经济优势仍然有可能被滥用, 而传统的民商法在交易自由与自愿精神的指导下很难对这种滥用行为进行规制。【3】(三) 并购重组使银行集中加剧。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 外资并购逐渐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方式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也把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作为有助于巩固银行的资本基础、促使中资银行股权结构多样化、提升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和全面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我国, 外资银行的参股和并购战略有以下几个变化值得关注: 一是被参股银行的规模和地域性不断扩大, 逐渐从沿海省市、发达地区向内地扩展; 二是参股的对象由商业银行向其他金融机构扩展, 如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 三是参股的途径趋于多元化, 合格境外投资者( QFII ) 机制的实施以及中国商业银行上市进程的加速, 为外资银行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并购提供了可能。【4】我们必须看到, 金融机构跨国并购, 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迅速获取市场上的相对垄断地位, 以获得定价权或提供领先服务的竞争优势, 因此加强对银行业并购的反垄断审查和管..页眉.. 页脚.. 理日显重要。(四) 行政权力限制市场竞争。行政性垄断是一种制度性的、具有取消竞争功能的垄断情形, 在中国不仅种类多、范围广, 而且危害大。【5】以房贷强制保险为例, 消费者要获得所需购房贷款, 必须对整个房屋( 按房款算) 进行全额保险, 并将保单交给银行。一些商业银行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于 1998 年5月9 日颁行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 在其本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中作出了上述规定。 2005
我国银行业反垄断执法难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