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科举制度的公平对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启示.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科举制度的公平对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启示.doc浅析科举制度的公平对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启示学生姓名:吴育佩学号:200602020009系别:政法系专业:历史学指导教师:苗杨职称:讲师摘要:科举制度自隋朝建立,清末废止,在中等取士的先河,而且这一公平精神贯穿于各种选拔考试制度之中。我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追求。探析科举制度中自由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所体现的公平精神,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公务员选拔制度有积极意义。关键词:科举制度;公平原则;公务员选拔制;启示Abstract:Sincethesuidynasty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establishedinChinainthelateqingdynasty,abolished,,equality,,selectionofpartreflectstheimperialexaminationsystem,,unifiedexam,freeregistrationselectembodiesthespiritoffair,toreformandperfectourcountry':Theimperial;Theprinciplesoffainiesssystem;Civilservantsemployed;enlightenment刖盲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考试制度,存在时间达1300多年,为古代选官与选才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科举制度已被废止,但深含公平精神的考试选才方式依然对我国的公务员选拔制度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探析科举制度的公平精神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公务员选拔制度有着积极意义。一、科举制度体现的公平(一)自由报名科举制度自确立起,就确定了自由报名的原则:即士民可以“皆怀牒口列于州县”⑴,所谓“牒”,记载的是应试者的家庭状况,包括籍贯、父祖、年龄、相貌等,只要其名实相符、德行无缺,一般都准许报考。自由报名原则的确立,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士族对政治的垄断,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官员选拔的渠道。官员的选拔从面向少数人发展为而向全社会公开进行。社会齐阶层的人只耍有文化就可以参加考试,打破了门阀士族对行政权力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⑵也成为一种可能。当然科举制度中的自由报名也有一定的限制,隋文帝开皇七年规定:“工商不得入仕”⑶唐宪宗吋规定:“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轻狂,兼亏礼教,或曾为官司科罚,或曾任州府小吏,有一事不合入清流者,虽薄有词艺,并不得中送。”⑷从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来看,对报考人员的限制逐步减少,科举主耍限制的是被称为官私奴婢、倡优皂隶的“贱民”。但是这部分

浅析科举制度的公平对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