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对当今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启示
摘要:本文将科举制度与当今公务员选拔制度对比,希望吸收其优势,规避其缺点,以期完成对科举制度的超越,完善公务员选拔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度利弊公务员选拔制度法律体系完善启示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自此,在中国延续了近1300年的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离科举制度废除已100多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重新审视这一重大变化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科举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科举制度对今天的现实生活有所启示。
一、科举制度与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比较
(一)科举制(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一种社会智商、能力的培养、挑选、使用的社会性管理程序。科举制度对社会成员“逐级培养筛选、一一对比淘汰”的程序性步骤,得到全世界各种文化的认可接受,是全世界普及度最高,使用度最广,支撑着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社会智商能力挑选”核心制度,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7年。
(二)公务员考试制度是我国的公务员考试选聘制度(招录制度)的简称。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从而从根本上废除了干部职务终身制,解决了官员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提高了政府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机关作风和服务意识。现行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明确规定了必须通过严格、公正的考试程序,方能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政策,从而结束了公务员选拔的非制度性、非程序性和随意性。这无疑是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巨大进步。
从两个制度中不难看出,公务员考试制度与科举制存在共性。科举制对公务员制度的建立?c发展也有一定启示。本文将主要从科举制度的优劣方面进行探讨。科举制度被废除100多年以来,人们用褒贬不一的眼光看待它,更多的是对科举后来趋向僵化的批评与指责。不得不承认,科举被废有其必然性,但几乎贯穿封建王朝的科举制度也有其合理性。而如今新条件下的公务员选拔制度也有待改进完善。对科举辩证化看待能对其产生积极意义。
二、科举的利弊及对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启示
(一)科举制的优点
,扩大选拔范围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更多的读书人有了更好的参政途径,发展空间扩大。吸引了更多除了世家大族外的士人参政。社会形成了参政文化,选拔范围扩大,官吏人员素质提高。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正面向全社会招收人才,虽然有一定的学历和基本要求,但是却大大扩大了选拔范围,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机制,使选举更具效用,正是受到科举的启发。
,提倡公平公正
科举制度要求读书人参加选拔性考试,用官方统一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使得寒门弟子有机会参加考试,改变命运;贵族后人也一视同仁,考试公平公正。使社会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寒门子弟读书求得功名,贵族也要加强教育防止家道中落,社会重学风气由此形成。如今对公务员选拔同样采取考
试方式,使其选拔范围更加广泛,促进基础教育的普及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重视。
(二)科举制弊端
,文化氛围死气沉沉
科举制度从一开始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到明清八股取士,考试内容有明显的局限性,并且与官员上任后所面对的管理任务脱节,未能真正服务于整个官
科举制度对当今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