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定期健康检查, 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和评价, 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进行干预,指导家长做好科学育儿及疾病预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二、服务对象辖区内 0~6 岁( 7 岁以下)儿童。三、内容与方法(一)健康检查时间婴儿期至少 4 次,建议分别在 3、6、8和 12 月龄; 3 岁及以下儿童每年至少 2 次,每次间隔 6 个月,时间在 1 岁半、 2 岁、 2 岁半和 3 岁; 3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 1 次。健康检查可根据儿童个体情况,结合预防接种时间或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检查时间、增加检查次数。健康检查需在预防接种前进行,就诊环境布置应便于儿童先体检、后预防接种,每次健康检查时间不应少于 5~ 10 分钟。(二)健康检查内容 1 .问诊(1) 喂养及饮食史: 喂养方式, 食物转换( 辅食添加) 情况, 食物品种、餐次和量,饮食行为及环境,营养素补充剂的添加等情况。(2 )生长发育史:既往体格生长、心理行为发育情况。(3 )生活习惯:睡眠、排泄、卫生习惯等情况。(4 )过敏史:药物、食物等过敏情况。(5 )患病情况:两次健康检查之间患病情况。 2 .体格测量(1 )体重 1 )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秤零点。儿童脱去外衣、鞋、袜、帽,排空大小便,婴儿去掉尿布。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暖,让儿童仅穿单衣裤,准确称量并除去衣服重量。 2) 测量方法: 测量时儿童不能接触其它物体。使用杠杆式体重秤进行测量时,放置的砝码应接近儿童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秤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 2 读数。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体重记录以千克( kg )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 位。(2 )身长(身高) 1 )测量前准备: 2 岁及以下儿童测量身长, 2 岁以上儿童测量身高。儿童测量身长(身高)前应脱去外衣、鞋、袜、帽。 2 )测量方法:测量身长时,儿童仰卧于量床中央,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两耳在同一水平。测量者立于儿童右侧,左手握住儿童两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双脚跟部,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保持一致,然后读数。测量身高时, 应取立位, 两眼直视正前方, 胸部挺起, 两臂自然下垂, 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 60 度,脚跟、臀部与两肩胛间三点同时接触立柱, 头部保持正中位置,使测量板与头顶点接触,读测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视线应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平行。儿童身长(身高)记录以厘米( cm )为单位,至小数点后 1 位。(3 )头围儿童取坐位或仰卧位,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或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 经枕骨粗隆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 使软尺紧贴头皮,女童应松开发辫。儿童头围记录以厘米( cm )为单位, 至小数点后 1 位。 3 .体格检查(1 )一般情况: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容、表情和步态。(2) 皮肤: 有无黄染、苍白、紫绀( 口唇、指趾甲床)、皮疹、出血点、瘀斑、血管瘤,颈部、腋下、腹股沟部、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有无潮红或糜烂。(3) 淋巴结: 全身浅表淋巴结的大小、个数、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4) 头颈部: 有无方颅、颅骨软化, 前囟大小及张力, 颅缝, 有无特殊面容、颈部活动受限或颈部包块。(5 )眼:外观有无异常,有无结膜充血和分
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