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实验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编号:6)课题:六、《终身受益的权利》课型:复习课主备:楚晓莉审核人:楚晓莉时间:2013/2/22复习目标:1、懂得教育的涵义、教育的作用、受教育权的涵义、义务教育的地位、涵义和特征。2、提高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3、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自己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4、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自觉学习的态度。5、增强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6、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学习过程:一、归纳梳理构建知识框架(见《中考面对面》92页)二、复习要点(带★为重点掌握内容)1、教育的含义是什么?2、教育的作用有哪些?★3、受教育权的含义是什么?4、义务教育的含义、地位、特征是什么?★5、我们应如何维护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6、我们未成年人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7、我们应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三、学生读背知识要点(教师适时抽查)四、当堂检测1、根据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致富程度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高的,致富门路多,致富速度快;文化程度低的,往往致富无门,或致富较慢。这反映出()A、人们掌握的科学技术与致富速度无关紧要B、人们的文化程度是致富的唯一决定因素C、社会发展、农民致富有赖于教育的发展D、受教育是公民致富的唯一方式2、某班级同学在街上见到随父流浪的三位均为十岁左右的少年后,发表了以下四种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有()①这是别人家里的私事,与他人无关,少年的父母也涉及不到法律责任②三位少年应该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受教育权,不应虚度年华③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上不上学,有没有文化是公民自己的事情,可以享有,也可以放弃④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三位少年及其父母应归乡入学接受教育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3、近年来,一些家长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认为读书不如赚钱,让未成年子女弃学从商、从工,出现了“小保姆”“小商贩”“小童工”。这些做法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多选)高考结束后,刘某迟迟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便以为自己落榜了,后来才得知是张某冒名顶替自己上了大学。刘某愤怒地将张某告上法庭,因为张某的行为侵害了他的()、目前,个别学生存在为追求升学率,将音、体、美、劳等所谓“辅”课全变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还勒令所谓的“双差生”退学的现象。这些做法()①违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②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③侵害了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④没有恰当履行学校在义务教育方面的义务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某地一家长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壮告离其家最近的某小学拒绝招收他6岁的孩子入学,法院依法审理了此案,责令该小学无条件接收其子女入学。这一案例表明()A、学校有权决定让谁上学B、义务教育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C、公民的受教育权离不开法律的保障D、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7、(多选)辍学打工的儿童、少年中,一部分是因父母强迫而辍学的;一部分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对自己的学业前途失去信心而自愿辍学的;也有个别同学的确是因为家庭负担太重,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得已而为之的。但不管是强迫的还是自愿的,辍学打工的做法是不应该的,这是因为()A、接受规定年
受教育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