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复件 税务筹划教案.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9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税务筹划课程讲义长江大学管理学院第一章税务筹划概述第一节税务筹划的概念及特点课程导入:什么是税务筹划?某教授主编一本教材出版,参编人员5人,稿酬所得18000元,如何填写稿酬分配表才能纳税最小?(1)均分:每人应分3000元,共应纳税:(3000-800)*20%*(1-30%)*6=1848(元)(2)其中5人800元,第6人14000元,应纳税额为:5人免税第6人应纳税=14000*(1-20%)*20%*(1-30%)*=1568(元)一、税务筹划概念税务筹划亦称税收筹划、纳税筹划(taxP1anning)。在西方发达国家,税务筹划对纳税人来说是耳熟能详的、而在我国,税务筹划则处于初始阶段,人们虽然对此有极大的兴趣和需求,但又似乎心有所忌。国际上对税务筹划概念的描述也不尽一致。以下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国际税收词典》是这样定义的:“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经营活动或对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以达到缴纳最低税收之目的。《个人投资和税务筹划》一书中说,税务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务法规提供的包括减免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享得最大的税收利益”。《公司税务筹划手册》中说道:“税务筹划是经营管理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税务已成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企业既是机遇,也是威胁。”……美国南加州大学W·B·梅格斯博士认为: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被称为税收筹划……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是税收筹划的目标所在。另外他还说: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的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地少缴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税收筹划。它主要是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结构,投资采用租用还是购入的方式,以及交易的时间等。我国将税务筹划定义为:税务筹划是指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纳税人的纳税筹划称“税务筹划”较妥。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是两类不同的会计主体,因此,为了与会计的称呼一致,纳税人的会计是“税务会计”,纳税人的筹划应是“税务筹划”,而未称税收筹划。税务筹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节税广义:节税、避税、税负转嫁在税务筹划实务中,节税与避税往往难以严格划分,因此,本课程所述税务筹划是广义的税务筹划。税务筹划的主体:纳税人或其代理人税务筹划的前提:不违反法律;税务筹划的过程:企业经营始终;税务筹划的目标:减轻税负。二、税务筹划的特点合法性、超前性(预期性)、目的性低税负和滞延纳税时间、综合性、考虑整体税负和资本收益最大化、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普遍性、多变性和专业性小知识纳税人的权利1937年英国首次提出了纳税筹划的概念,在传统的仅仅强调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之外,提出了纳税人的一系列权利。1945年,美国也提出了类似的纳税人权利的概念。我国提出纳税筹划的概念是在1999年。我国纳税筹划的开始以两个事件为显著标志:(1)1999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的官方刊物《中国税务报》每周推出一期税收筹划周刊,标志着官方对税收筹划合法性的确认。(2)1999年开始,高校开设了纳税筹划课程。纳税筹划得以产生,或者说纳税筹划之所以能够实施,还在于两个关键条件的成熟:(1)法制的完备。税收筹划有了生存的空间,使得人们愿意去开创新的事业,在按规定缴纳税费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去进行纳税筹划。(2)国际惯例。目前,纳税筹划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惯例,纳税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聘用专业人员进行税务筹划。三、税务筹划的基本手段(一)节税(taxsaving)1、含义: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当存在着多种税收政策、计税方法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以税负最低为目的,对企业经营、投资、筹资等经济活动进行的涉税选择行为。2、特点:合法性、符合政府政策导向(立法精神)、普遍性、多样性3、节税的形式:(1)利用税收照顾性政策、鼓励性政策进行的节税,是最基本的节税形式。(2)在现行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以求节税。(3)在现行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在企业组建、经营、投资与筹资过程中进行。(二)避税(taxavoidance)1、概念:避税是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境的税收法规的基础上,在不直接触犯税法的前提下,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通过对经营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等涉税事项的精心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行为。虽然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避税所使用的方式是不违法的,而且不具有欺诈性质。2、分类:顺法意识避税(节税)、逆法意识避税(不违法)(1)按避税涉及的税境分类:国内避税与国际避税(2)

复件 税务筹划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jiong623147
  • 文件大小710 KB
  • 时间2020-04-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