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课报告几种典型机构的模态参数测量方法及比较试验学院名称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固体力学学生姓名朱超磊指导教师赵寿根 2015 年 6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实验课报告第I页目录 1引言………………………………………………………..………………..…………….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现有的研究方法…………………………………………………………………… 1 实验目的和内容…………………………………………………………………… 1 2实验仪器和设备……………………………………………………………………….....1 3实验材料和试件……………………………………………………………………….....1 4实验结果分析………………………………………………………………………….....2 5结论…………………………………………………………………………………….....2 6实验总结、建议或感想……………………………………………………………….....2 7参考文献……………………………………………………………………………….....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实验课报告第1页 1 引言在航天、机械、土建和水利等领域,传统静强度,静刚度等结构设计和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许多工程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动态分析,对材料和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同时,振动主被动控制也成为了动力学设计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些都要求对振动现象和振动特性做更深入的研究。振动测试设备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的发展,如非接触激光测振仪器和小波方法的发展等,是许多动力学环境试验及分析成为可能。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也为复杂的振动问题的数值模拟和处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研究背景及意义悬臂薄平板结构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一种常见结构,该结构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领域之中,如机翼、太阳能板等。然而该结构在外界激振源的长期激振下容易发生变形,严重的变形会引起薄板结构的损坏。因此,研究悬臂薄板结构的共振特性,对于机械设计和制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研究方法目前针对悬臂薄板的共振模态分析主要有数值计算法,有限元分析法和实验法。利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被测物的共振模态需要严格的边界条件,而对于本文所述的悬臂薄板,理论上只能利用瑞利- 利兹法得到近似解。有限元分析法是将被测板分割成若干无限小的单元进行分析,该方法能够分析复杂形态物体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共振模态,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且无法在线测量。实验法是一种精确的分析方法,包含激光多普勒测振法和振幅波动电子散斑干涉术。本次试验采用的是激光多普勒测振法和锤击法, 对于激光多普勒测震法,由于是非接触测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在测量过程中对物体的振动形态不产生影响,且动态测量范围很宽。传感头较小,被放置在物体前方某一合理位置,距离一般为 -5 米,如果配备商业化的标准镜头,测量距离可以达到 10 米。这样可以实现高温物体振动响应的测量,而不损伤传感头,故在工程实践中广泛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实验课报告第2页用。在激光多普勒测振的过程中,对测量精度造成影响的外界因素有:激光束的会聚点因被测物体的振动而离焦物体表面;测量系统的机械稳定性;激光束本身的强度分布; 被测物体的表面效应等;当被测物体表面沾染了油或水时,将影响表面反射光的能量和特性(随机反射) ,造成测量误差。当测量旋转体的振动时,由于被测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和形状等因素,有时会造成反射光的瞬时消失,从而影响测量信号质量。该方法需要逐点地测量被测薄板,因此精度和速度都依赖于被测板的测量点数,当测量点选取较多时,会严重影响测量速度。而本次试验采用的就是前者方法,区别只是起震装置不同,分别采用锤击法和声波起震法。锤击法与激光测振仪的数据处理系统相同,区别在于锤击法数据采集系统为粘贴在被测板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它是通过给结构施加一个激振力,激起结构振动,测量结构响应及激振力之间的频率响应函数,来寻求结构的模态参数。因此,实验模态分析方法也称测力法模态分析。在测量频率响应函数时,可采用力锤和激振器两种激励方式。力锤激励方式简单易行,特适合现场测试,一般支持快速的多参考技术和小的各向同性结构。由于力锤移动方便,在这种激励方式下,一般采用的是多点激励,单点响应方式,即测量的是频率响应函数矩阵中的一行。激振器激励时,由于激振器安装比较困难,多采用单点激励、多点响应的方法, 即测量的是频率响应函数矩阵中的一列。这种激励方式可使用多种激励信号,且激振能量较大,适合于大型或复杂结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实验课报告第3页 实验目的和内容 (频率、振幅、速度、加速度等)的测试方法;
北航综合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