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 今天,黄老师给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解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文章写了在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一个男孩钓到了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鲈鱼。爸爸让他把鱼放了,尽管他很舍不得,但在爸爸不容置疑的声音中他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于是他无可奈何地放走了大鲈鱼。后来他才慢慢懂得了父亲给了终生的回忆和永久的启示。读了这篇文章,我陷入了深思。 文中的父亲对他儿子这样严格的教育,使他从小就懂得做事不能违反道德准则,使他在今后的日子里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抵制诱惑。而我们中国的一些家长呢?他们无条件地溺爱孩子,没有及时地让孩子懂得道德的重要性。孩子在地上捡到东西据为已有,家长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教育,这样的行为使得孩子不懂辨别是非,不能让道德在孩子心中扎根,孩子很可能会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做出更加恶劣的事情,甚至偷窃、抢劫,这样就毁了孩子的一生。还有一些家长,他们只知道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德育发展,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一些同学为了暂时的方便、好处而违反了道德准则。 我们也应该反思反思我们自己的行为。有时做作业,我们可能因为贪一时痛快而抄答案,然后好早点出去玩。这样做虽然满足了我们一时之需,但这样并不能使我们学到真正的东西。还有些同学可能看了别人的好看或好玩的东西,趁别人不在就顺手牵羊,这是极不好的,这就好比课文中那诱惑的“鱼”。 我也曾遇到这样诱人的“鱼”。一次,我在地上捡到一枝桃红色的签字笔,笔芯上那些漂亮的图案使我心生欢喜。我也知道把捡来的东西占为已有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我也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可最终,好奇心战胜了道德准则,我把它留下来,当作自己的笔用了起来。但每次用时我仍然忘不了这是我在地上捡到的一枝笔。学了这篇课文,我非常愧疚,我当时不该把它据为己有,这是不道德的行为。我深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决定以后再不这样做了。 道德认识是很简单的,但是实践道德就要放弃个人利益,这很难。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受到严格的教育,做事不违反道德准则,当他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抵制诱惑。这是我从这篇文章中懂得的道理,它将使我一生受益。 一、按提示填空 1、课文回忆了“我”十一岁时发生的一件事,事情是按记叙的;从写到,从写到,最后写到34年后的。 2、34年后,“我”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 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使“我”获得的是终身受益的启示,那是一份无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换取的人生财富。 3、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得意→→→ 1、我写的字最漂亮: shíjiàncāoz?nggàojiay?uhu? yúěrjǔsàngjiǎoji?zuǐchún 2、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手表一鲈鱼一夜晚一小岛一涟漪一设计师3、最佳搭档: 地说地问到地知道 地摆动地取下来地放回湖里 三、猜猜我是谁 1、非常小心,丝毫不敢疏忽。 2、形容非常疲乏,力气已经用尽。 3、形容感情深,非常留恋,不忍离别。 四、课文片段阅读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2、“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是”“非”各是什么意思?3、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什么?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宜人的时刻。羊吃草,要算这时候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象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了下来;嫩芽一根接着一根被扯断了送到了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要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片绿草如茵的地方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
《钓鱼的启示》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