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卉含英水冶镇一中户玉娟欣赏课歌曲的创作时代、背景、内涵时代:《牡丹之歌》是故事影片《红牡丹》中的一首插曲,由乔羽作词,吕远作曲创作于1980年。背景:是词作者在看到祖国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情形下既兴创作,吕远老师的曲与之天然合拍。内涵:以国花牡丹为表现,暗喩在改革开放中为祖国作出巨大贡献的领导人和人民永不放弃,自立自强的精神。歌曲的结构歌曲是4/4拍采用歌谣体的形式,前四句是总体的抒发,接下来的四句(亦可看成民歌中的上下二句式)是对牡丹的具体赞颂,最后是重复式的结句,给人以一气呵成感,歌曲旋律没有大的起伏跌宕,通过迂回与平稳流露出对牡丹的无比崇敬。《牡丹之歌》一方面对红牡丹其人进行歌颂,一方面升华为对牡丹花的广泛赞扬。它在“众香国里最壮观”,看似富贵,实则历尽贫寒,正是它的娇媚,丰满,方把自己的美丽带给人间。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的情感?它在影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黄自的生平:黄自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玫瑰三愿》是他著名的艺术歌曲。歌曲篇幅很小,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原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原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的善良愿望。歌曲创作的背景《玫瑰三愿》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作于1932年。问题:听引子和第一部分,并分析这一段旋律特点歌曲为两段体结构。开始的引子在低音区三度环绕的音型,上下迂回,给人以轻轻呼唤情调(1-3、2-4、5-3)第一乐段由8小节构成。以明朗安静的叙述音调开始,采用第一小节的主题音调和发展而成。
欣赏课牡丹之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