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寒假外出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追忆您--我的故乡,崇州历史简介。崇州市历史文化崇州市历史悠久,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江原县;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置蜀州,领晋原、唐隆、青城、新津四县;南宋绍兴十四年(1146年)升为崇庆府,亦领数县;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年)降为崇庆州;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改为崇庆县;1994年撤县设崇州市。 1983年7月,温江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崇庆县划归成都市管辖。 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崇庆县"之名自此成为历史。 1913年(民国二年),民国政府废除清朝设置的府、州、厅。崇庆州因此而改为崇庆县,先后隶川西道、西川道、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庆县属川西行署温江专员公署管辖,1952年后属四川省温江专员公署管辖。1983年7月,温江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崇庆县划归成都市管辖。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崇庆县"之名自此成为历史。素有蜀门重整的崇州,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气候温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故有天府明珠“小成都”之称。崇州市面积1090平方公里,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猪基地县、粮棉转贷大县。其怀远一带生产的乌梅远销日本等地。崇州枇杷茶宋代以来即进贡朝廷。称为“龙门英”。其所产的黑香糯米称为“黑米之王”,驰名中外。此外极富地方风情的竹编、藤编、棕榈等特色工艺品名播川西乃至全国。崇州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市区崇阳镇,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景星罗棋布,自然风光绚丽多彩。崇州市交通十分便捷,离成都市区仅38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20公里,国道、省道西旅游环线等密如蛛网,穿过城乡各地。二、烈士崇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养育了一群英雄儿女。来自川西平原的航空骄子----龙文光龙文光,崇州市廖家乡人,原姓彭,因两岁时过继给姨夫龙作霖为嗣,故改名为龙文光。龙文光自幼聪颖过人,四岁就随父识字,不久如本乡天民寺小学读书。长大后,龙文光读成都联合中学、浙江工业学院、北京朝阳大学。早在中学时代,龙文光就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接受了不少民主科学的新思想、新观念。1924年,孙中三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是年12月,正在北京朝阳大学就读的龙文光,放弃在大学读书的机会,毅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经半年入伍锻炼后,于次年7月正式进入军校学校。在校之间,龙文光积极勇敢的参加了消灭滇、桂叛军,以及郑润琦等右派军队的战斗。1926年1月,龙文光从黄埔军校毕业,时值国共两党联合创办的广东航校招生,龙文光和后来担任国民党空军要职的毛邦初、张廷孟、王叔铭等人,被选送进入航校学习。1927年1月,龙文光等11人,又被广东国民革命军航空处选派到苏联第二航空学校继续深造。1928年底学成归国后,龙文光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空军第四队(驻汉口)上尉分队长,并在南京中央军校航空班任飞行教官。因工作关系,他常常驾驶飞机来往于汉口、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弃暗投明参加工农红军1930年3月16日,时任国民党空军中校队长的龙文光,奉命驾机由汉口飞往河南开封,执行紧急空投通信任务。返航途中,因雾大迷航,油料耗尽,龙文光只得迫降飞机。飞机像受了伤的老鹰似的,摇摇晃晃从空中向下降落,最后停在河南省罗山县陈家河附近的河滩上,那里是红军鄂豫皖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
崇州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