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第二讲课件[www.3edu.net].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歌鉴赏复习指导第二讲 (诗歌分类、感情和风格特点)
诗歌
1
一、诗歌分类—按题材(内容)分
类别
赠友送别诗
借景抒情诗
思妇闺情诗
托物言志诗
咏史怀古诗
羁旅行役诗
边塞征战诗
即景抒怀诗
山水田园诗
伤春伤别诗
谈禅说理诗
闲适隐逸诗
悼亡游仙诗
诗歌
2
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咏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为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借古讽今。
      战争诗要么表现保家卫国的豪情,要么表现舍身杀敌的壮烈,要么表现战士凯旋的豪迈,要么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揭露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控诉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
诗歌
3
边塞诗则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行役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
4
写景抒情诗和咏物言志诗—包括山水田园诗,隐逸诗等,往往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者表现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复杂怀感,或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有的则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
诗歌
5
二、诗歌的不同风格
李白之诗清新飘逸
杜甫之诗沉郁顿挫
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
韩愈的诗深奥险怪
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
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
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诗歌
6
古代诗词中常见风格
雄浑:如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曹操的《观沧海》、王昌龄的《出塞》、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豪放:如李白的诗,苏轼、辛弃疾的词。    沉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歌
7
古代诗词中常见风格
悲慨: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辛弃疾的词。
俊爽: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冲淡:如王维《鸟鸣涧》、《鹿砦》。
  旷达: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歌
8
三、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2、建功报国
3、思乡怀人
4、生活杂感
5、长亭送别
诗歌
9
1、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诗歌
10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第二讲课件[www.3edu.ne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4-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