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安全管理的发展和演变安全问题是随着社会生产而产生和发展●只要有生产就存在不安全因素,就必须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新的危险和危害不断出现,严重的事故不断发生,安全生产管理者的责任更加重大。第一节安全管理的基本发展历史安全认识论阶段时代技术特征认识论方法论1工业革命前农牧业及手工业听天由命无能为力祈求上帝保佑217世纪至20世纪初蒸汽机时代局部安全亡羊补牢事后型320世纪初至50年代电气化时代本质安全预防型420世纪50年代以来宇航技术系统安全系统工程5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时代大安全观安全管理模式美国职业安全卫生情况介绍美国在工业发展早期根本不重视安全管理1969年美国颁布《联邦煤矿安全与卫生法》1970年尼克松总统签署《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美国劳工部、教育和福利事业部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美国职业安全卫生情况介绍特点●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依靠企业实施。●重视安全卫生教育。●重视开发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开展安全科学研究。缺点●两党交替执政导致职业安全卫生政策变化;●安全卫生监察人员少,权利小。日本安全管理情况介绍建立劳动安全卫生的组织领导和监督体制加强立法,建立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建设制定劳动灾害防止计划加强企业的安全卫生行政管理和监督指导推进安全卫生教育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更新,加强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科学研究日本安全管理情况介绍重视发挥劳动卫生中介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群众性安全卫生运动目前面临的问题●中小企业事故多发;●老龄工人事故上升;●第三产业事故率增加;●新事故和职业病增加。前苏联在劳动保护的立法、组织、管理、监察、教育和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工伤事故、职业病管理和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防止事故、减少职业病方面所采取措施与美国、日本相似。发达国家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职业病所采取的措施都值得我国安全管理工作者借鉴。前苏联劳动保护工作介绍第二节我国安全管理发展情况建立和发展阶段●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停顿和倒退阶段●“左”的错误影响下,安全管理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严重事故(1958-1960年)●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安全生产得到调整和恢复(1961-1965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全工作出现大倒退(1966-1978年)恢复与提高阶段●1978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1980年5月开展全国首次“安全月”活动。●1980年8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处理“渤海二号”事故的决定。
安全管理基础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