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无色;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此破诸菩萨度生之执。诸菩萨所以不能住心降心者,由于度生念切,多作痴想,发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舍己为人, 思以藐然之我, 置四生十类之中, 人人普度, 物物曲成, 佛有三不能, 尧舜其犹病诸。是故我佛立教, 于众生无边誓愿度已, 即收归自己分中云: 自性众生誓愿度。盖以大地之众生, 即自性之众生也。著相菩萨分而二之, 实相菩萨合而一之。我能度自性之众生, 则自性涅槃, 无欠无剩, 众生涅槃, 亦复如是。此即儒教所谓致中和, 天地位, 万物育也。梵语涅槃, 此云寂灭, 寂是不动, 灭是无生, 能以寂灭而度众生, 则六合一家, 八荒一闼, 天地与我同根, 万物与我为一。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不出自性众生之中, 无有众生而不灭度者, 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识得自性众生,菩萨痴念,一期降伏矣。到此一句说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本空, 无所则圣, 有所则凡, 菩萨者以智度人之名也。舍己从人, 顾子失母, 非大菩萨矣。故四句偈为金刚般若宗旨。--------------------------------------------------- 白话翻译个中意思: 菩萨度化众生的愿望恳切, 常会想要普度众生, 可是他不知道度的众生究竟是谁为什么你要把那些东西度尽啊,我不度可以吗? ——因为那些众生呢都是你自己的无明妄见的幻化成的自作像, 都是……从某些意义讲, 就是另外的一个你。就是无量, 无量劫之间你在没有成就, 没有明白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 然后你去淫欲心而产生的这种能量, 然后在这些东西幻化出来的一个一个你的众生, 就是你自己无明妄作的。你为什么要把他们度尽,说白了,你在自己度你自己,你在自己度你自己。你度的, 卵生, 胎生, 湿生, 化生的, 你能看得见的, 看不见的, 实质上那些东西, 都是分别你自己无明化出的自己的自作像,在某些意义讲那些都是你自己。你只有把他们度出来,你才能心安理得地住到应有的那个境界当中去。 1 、度的是谁——我的自性无明幻化的众生,也是过去起心动念幻化出的众生,所以度众生, 是度自己的无明。 2 、众生从哪里来——妄念幻化。(有人说我起恶念,没看见有 baby 生出来。在起念时,在法界就幻化一个小众生,因缘成熟, 比如遇到人身壳子,就成人了。好比有一层天的天人,男女相视熟笑,孩子就出来了) 3 、为什么要度众生? 只有把我的无明幻化的众生都度尽,我才能心安理得地住到应有的那个境界当中去。佛陀也是度完要度的众生,才入涅槃的。因为这些老少众生与你有因缘, 总是用心挂着你. 他们出不去, 你就出不了三界. 所以必须度尽自己的因缘众生, 才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 一跺脚就涅槃了. 比如淫欲心重、经常造业障的人,一定去发愿:把自己得因缘众生都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4 、为什么佛度众生,众生却不增不减? 看佛陀如何回答的, 比如有人非常富, 有很多的奴婢, 家里有很多的粮食, 好多的宅院, 然后每年春天的时候全部都种上。到熟的时候全部收割了。然后
僧伽吒经——那烂陀寺镇寺之宝讲的八个佛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