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美的历程》读书笔记杨阳《美的历程》从内容到语言都很精美,是我非常喜欢的美学著作。《美的历程》是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学艺术所作的宏观美学把握。全书共有十个章节。第一章“龙飞凤舞”,论述了远古图腾、原始歌舞以及图案的有意味的形式这三方面的内容,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远古时代人们的原始的审美意识。第二章为“青铜饕餮”,论述了青铜时代狞厉的美,线的艺术,解体和解放,在这期间,青铜器逐渐从“神坛”走向民间。第三章“先秦理性精神”,论述了儒道互补,赋比兴原则以及建筑艺术。我认为很独特的观点是作者论述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在艺术上的关系是结合为一体的,儒家体现了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家则体现了人与外部对象的超功利的审美关系。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论述了屈骚传统,“琳琅满目的世界”以及“气势与古拙”,展现给我们楚汉文学与现实的美学风貌。第五章“魏晋风度”,论述了人的主题,文的自觉以及阮籍与陶潜,体现了在魏晋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变化时期的人文的觉醒。第六章“佛陀世容”,共有悲惨世界、虚幻颂歌和走向世俗这三部分,论述了宗教逐渐从悲到与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相结合。第七章“盛唐之音”,论述了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以及杜诗颜字韩文。唐代不愧是中国诗歌的顶峰。第八章“韵外之致”,论述了中唐文艺,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第九章为“宋元山水意境”,论述了宋元山水画的缘起、无我之境、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以及有我之境。我认为,从宋元绘画的宏观上看,宋偏向写实,元偏向写意,宋元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的顶峰,这是以后各朝代所不能企及的。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论述了市民文艺、浪漫洪流、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绘画与工艺。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人世的悲欢离合,出现了多样的艺术形式。经典语句摘要: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我们在这里所要匆匆迈步走过的,便是这样一个美的历程。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已不同于神异的几何抽象纹饰,它们是远为具体的动物形象,但又确乎已不是去“想像某种真实的东西”,在现实世界并没有对应的这种动物;它们属于“真实地想像”出来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是为其统治的利益、需要而想像编造出来的“祯祥”或标记。它们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表示出这个初生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人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实际上,魏晋恰好是一个哲学重解放、思想非常活跃、问题提出很多、收获甚为丰硕的时期。虽然在时间、广度、规模、流派上比不上先秦,但思辨哲学所达到的纯粹性和深度上,却是空前的。以天才少年王弼为代表的魏晋玄学,不但远超烦琐和迷信的汉儒,而且也胜过清醒和机械的王充。时代竟是前进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突破数百年的统治意识,重
李泽厚—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