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项目财务企业信息论文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战略,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细胞,其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原国家经贸委曾联合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共同发起了“企业信息化工程”。但是, 具体到企业, 仍有不少企业的管理层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或意识淡漠。企业管理的目标是生存、发展和获利。信息化项目的投资额往往与企业的规模有关, 因此对任何企业而言, 都将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企业的投资是为了获利, 信息化项目也是如此。在进行信息化投资项目决策时, 企业管理层显然不满足于诸如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库存、减少延期交货、降低成本等定性的回答, 而根据其他已实施信息化项目的企业发布的诸如库存降低 30 %、加班时间减少 50 %、采购成本降低5 %等单个指标的定量值, 也不能让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项目的效益有个整体认识。因此, 在说服管理层进行信息化项目投资, 让管理层看到信息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 增强对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 对信息化项目进行整体财务效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反过来,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通过信息化项目的财务分析来决定信息化项目的投资范围和额度。一般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需要测算出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根据净现金流量序列来计算各种财务指标, 以评价投资项目的财务效益。但在信息化项目中, 由于其产生的效益并不直接或并不主要是体现为销售收入的增加, 而更多的是体现成本费用的节约, 因此信息化项目现金流量的计算必须作出相应的变通处理,把因项目而节约的成本费用作为项目效益( 现金流入) ,因项目投资而产生的费用作为项目费用。为统一口径,因项目实施而增加的销售收入须进行相应的折算。一、项目效益识别在进行信息化项目的效益识别时, 应遵循谨慎性和有无原则。谨慎性是要求对效益数据估计时不要过于乐观, 调查人员应与财务等部门的人员密切配合, 根据业务流程和费用类别进行深入分析, 避免重复计算或漏算。有无原则是要求只能考虑由于信息化项目实施而产生的效益, 非因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效益应剔除。如企业拟在未有产品销售的地区设立销售机构所带来的销售收入增加就不能简单地计算在内。五项目数据是指不实施信息化项目时,在现状数据基础上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预测出的数据序列。有项目数据是指实施信息化项目后的数据序列。有项目效益数据和五项目效益数据的差额, 才能作为信息化项目带来的效益。由于进行有无项目数据序列的预测较为困难, 在企业生产销售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将现状数据作为无项目数据来简化处理。信息化项目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销售收入增加带来的效益。停工待料现象减少、减少延期交货、市场反应速度加快、产品设计水平提高、扩大客户群、采用电子商务等原因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除非此类效益有令人信服的依据和数据, 否则在进行效益识别时出于谨慎性要求可不考虑在内。增长的销售收入不能直接作为信息化项目效益, 可以将增长的销售收入按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折算后作为信息化项目的效益。2. 减少资金占用带来的效益。(1) 降低库存。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通过各种计划即时了解对原材料的需求和产品的交付时间,即时安排采购和交付,从而大大降低库存。(2) 加速应收帐款的回收。对于应收帐款发生频繁数量很大的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到
企业信息项目财务企业信息论文.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