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硐底镇委员会文件硐委发〔2008〕10号中共硐底镇委员会硐底镇人民政府2008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镇级各部门,镇属各企事业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全面推进我镇2008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倾力打造一村一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层层落实责任,人力、财力投入,整村推进,务求实效。二、工作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今年我镇启动红旗村生态产业型示范村建设,同时,继续抓好五一劳务开发示范村和石垭资源开发示范村建设,配套推进其余8个村新农村建设。三、工作重点(一)以科学规划为抓手,。严格执行新农村建设“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制度。各村要根据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围绕培育主导产业,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分别制定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编制要突出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施“六个一”配套“改厨、改厕、改圈”,实现人畜分离,改善居住条件,搞好庭院绿化。努力形成户户建庭园、村村大景观的格局。(二)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力向上争取并认真实施好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病险水库整治等工程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利用日行贷款项目,狠抓造林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坚持建管结合的原则,实行“一事一议”,发动群众认真搞好道路的建设和管护工作,力争村社公路晴雨畅通,入户便道基本硬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等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广“市场+公司+基地”模式,按照“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调结构、促增收。。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采取投资兴办、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方式,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二是积极引进业主经营。依法有偿搞好土地流转,使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企业业主集中。促进业主与农民互融,力争每个村引进2-3户具有较强实力的业主。三是规范发展专合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村能人、业主、龙头企业发展专合组织,力争每个村建成1个以上带动力较强的专合组织。(三)以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事业为保障,。一是加强技能培训。从村社干部、存量农民、新增劳动力三个层面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使每户农户至少有1个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明白人。二是加大劳务输出,提高劳务输出的有序性和组织化程度,确保每户均有1个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
中共硐底镇委员会文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