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点说明
《商君书》枝点于《韩非子》之后,其校点原则与彼相仿,在此不再赘
述。现仅述其异者,以助《商君书》之披阅焉。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法家类著录“《商君》二十九篇”,然宋、元
以还,仅存二十六篇。至请代,宋刊本已无传,所传最古者为元刊本,今亦
不存焉,幸为严万里(即严可均)所得,且于乾隆五十八年( 年)取范
钦本、秦四麟本加以校正。光绪初年,浙江书局刊《二十二子》,将严校元
刊本刻入,于是此本遂大行于世,成为《商君书》各种版本中最通行之本子。
今以光绪二年( 年)浙江书局所校刻之西吴严万里校本(简称严本,实
为浙江书局本)为底本,参校范钦本(即上海涵芬楼影印之天一阁本,实为
“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本(指台湾商务印书馆年影印之《文渊阁
四库全书》第册中之《商子》)、崇文书局本(指光绪纪元夏月湖北崇
文书局所刊《子书百家》中之《商子》)、《群书治要》(据台湾商务印书
馆年影印之《宛委别藏》本)、《艺文类聚》(据台湾商务印书馆
年影印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太平御览》(据上海涵芬楼影印之日
本静嘉堂文库藏宋刊本)、《新序》、《七国考》(据台湾商务印书馆
年影印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征引俞樾《诸子平议》、孙诒让《札迻》。
陶鸿庆《读诸子札记》、于■《香草续校书》、王时省(王时润)《商君书
■诠》、简书所编《商君书笺正》、朱师辙《商君书解诂定本》、高亨《商
君书在译》等诸家校注,予以点校分段。
张觉
一九九○年元月
校点说明
现今传世的《韩非子》读本多达二、三十种,若论翻印次数之多,流布
之广,则无一可与长沙王先慎之《韩非子集解》伦比矣。故今以《韩非子集
解》光绪二十二年初刻本为底本,依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体例,
进行校勘、标点。
《集解》之文字,与他本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不外三端,一为王氏有
意校改所致,二为使用了异体字或古之通用字;三为刊印中校雠不慎而致误。
前者王氏皆有校说,现既以为底本,为尊重其学术观点,故一律不加改动。
其中或有王氏误改乾道本之处,或有乾道本之误而王氏未校改之处,几此种
种,前人多有考辨。今为便利读者阅览,故于王氏之误改处,酌情指出原有
之文字;于乾道本有误而王氏未改处,酌情注明他本之文字或校释家之校记。
如《说疑》篇“为人主者”一句。顾广圻校曰:“今本‘主’作‘臣’。按,
依上下文当作‘臣’。”以余之管见,顾氏非指“为人主者,诚明于臣之所
言”中之“主”而言;而指“为人主(今己改为“臣”)者,有侈用财货赂
以取誉者”之“主”而言。王先慎见顾校对于“为人主者”一语之下,竟不
覆核赵用贤本而率然依顾校将前者之“主”改为“臣”。《韩子浅解》虽亦
力纠王改之失,然谓“《集解》从今本改乾道本‘人主’作‘人臣’”,则
又非也。《集解》乃误会顾校而改,何“从今本”而改?又如《外储说左上》
“虞庆为屋”一节,顾广圻曰:“今本‘虞庆曰不然’五字在‘此宜卑’下,
误。”王先慎竟依顾氏所云今本而改,殊不知今本初刊后又剜改一次,早在
“涂孺而椽生”之后补入“虞庆曰不然”五字(为小字),只不过“此宜卑”
之下忘删此五字而已。诸如此类,今皆酌加注明。
本书校勘时所用之主要文献版本是乾道本,即清嘉庆二十三年吴鼒仿宋
刻本《乾道本韩非子廿卷》。它为学术界所公认,后世翻刻者甚众,影响较
大者有浙江书局光绪元年“二十二子全书”刻本《韩非子》。王先慎谓《集
解》“以宋乾道本为主”,其实亦多出自浙江书局本,今悉依吴氏原刻本订
正之。其次是四部丛刊本( 年上海涵芬楼影印之清初钱曾述古堂影宋抄
本《韩非子》)、道藏本( 年上海涵芬楼影印之明正统十年所刻《道藏》)、
迂评本(明万历七年三月刻成之《韩子迂评》初刻本)、赵用贤本(明万历
十年吴郡赵用贤所刻之《韩非子》)、张榜本(明万历辛亥张榜辑刊之《韩
非子纂》)。乾道本、道藏本等均有缺失,唯独赵本为足本,享有盛誉。所
征引的诸家校说有,卢文沼《群书拾补》、王念孙《读书杂志·馀编上》、
顾广圻《韩非子识误》、日本松皋圆《定本韩非子纂闻》、日本津田风卿《韩
非子解诂》、俞樾《诸子平议·韩非子平议》、孙诒让《札迻》、陶鸿庆《读
诸子札记》、刘师培《韩非子■补》、高亨《诸子新笺》、陈奇猷《韩非子
集释》,至于“王先谦曰”、“王先慎曰”,则录自《韩非子集解》。本书
之标点分段,虽参考过陈奇猷《韩非子集释》、梁启雄《韩子浅解》、周钟
灵等《韩非子索引》等书,然亦经仔细推敲斟酌。其与诸本同者,自非苟同,
其势不可异也;然时有与诸本异者,亦非刻意求奇,其理不可同也。
张觉
一九八九年五月于上海
附录一申子
校点说明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云:
【社会科学类】商君书、韩非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