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曾说:有才有德的人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英,有德无才的人是维持社会现状的忠实劳动者,有才无德的人是扰乱社会秩序的幽灵,无才无德的人是无法立足社会的淘汰者。幼儿园是塑造人才的圣地,在这块圣地上,耕耘者要做事,必须先做人,并以身示范,教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帮助同伴、尊敬长辈、遵守纪律、坚守诚信,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仁者爱人”的种子,将来才能收获会做人能做事的人才。幼儿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孩子先学会做人,他才会更好地做事。要达成学会做人这一教育目标,幼儿园必须有幼儿做人的空间、有幼儿做人的景致、有幼儿做人的土壤。通过做人环境的耳濡目染、学习活动的实践体验、日常生活的回味感知,在童年时代悟出人性的光华,绽放出人性的光彩。在幼儿学上,教师是最能动的砝码。教师的形象在幼儿心目中高大神圣,教师的言行幼儿极易模仿,教师身上流露出的慈母严师风范,时时处处熏陶着孩子,并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教师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要成为孩子做人的榜样,平时应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去关爱孩子,用高尚的品德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孩子鞋带开了,我们及时发现并蹲下来帮孩子系上;孩子摔倒了,我们送过去“孩子,爬起来”的鼓励的眼神;孩子问“老师好”,我们也微笑着同一声“小朋友好”;孩子发烧了,我们把湿毛巾敷在孩子的额头上;孩子津津有味地讲故事,我们耐心专注地倾听;孩子做游戏,我们是孩子手拉手的伙伴;孩子有了点滴进步,我们及时送上掌声或小红花以示鼓励……在这一件件小事里,蕴含着慈母型教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传达着专家型教师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在幼儿学习做人的土壤里,环境文化是最丰厚的营养。环境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强劲载体,楼内环境注重培养幼儿爱自然、爱动物、爱家乡、爱祖国、爱科学的品德。一楼主题是“热闹的动物园”,设置有神秘的海底世界、剽悍奔放的野兽、美丽的鸟岛、热闹的小狗家族、有趣的十二属相等园地;二楼主题是“我的家乡真美丽”,设置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家乡的特产、祖国的大油田、红红的中国结、宏伟的万里长城等园地;三楼主题是“地球一家亲”和“未来太空”,设置有走遍世界、我和五大洲小朋友手拉手、未来的机器人、驾着飞船游太空等园地。不同的主题,形式多样的园地,丰富了幼儿爱人类爱生命的知识,并从环境文化里汲取做人做事的丰厚营养。在幼儿学习做人的空间中,社会是最向往的地方。带领孩子们走进社会这个生生不息的大课堂,接触不同的人,接受各种社会风尚的洗礼,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有效途径。世界水日期间我们带领孩子来到县水务局,参加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万人签名活动,浏览了“珍爱水资源”图片展,考察了清河污水处理厂,之后孩子们用绘画日记表达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增强了节水意识。助残日到了,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礼物来到县特殊教育学校,与那里的小伙伴一起用手语表演了《感恩的心》《同一首歌》,背诵了古诗《春晓》《咏鹅》,培养了关爱、同情弱者的品德。在生活体验活动中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的品德。如我们带领孩子们到天宝蛋糕店,听蛋糕师讲解蛋糕的做法、自己动手做蛋糕、和店员一起卖蛋糕,孩子们从蛋糕的材料、质量、价格中体会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认识各行业人们的劳动中,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品德。“五一”劳动节期间,带领幼儿走进超市、菜市场、银行、行政中心、
要做事先做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