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营化的利与弊.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贾甜甜公共090**********民营化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欧美滞涨危机发生,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上台之后,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换取选民支持,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对公共事业的控制和补贴,使其面向市场,同时改变公共企业垄断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局面,允许市场中的众多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给公共企业创造一种竞争环境,迫使其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不断提高自身效益,开始了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进程。其中,公共选择理论,产权理论(Yarrow),可竞争市场理论(鲍尔)和超产权理论(泰腾郎、马丁、帕克)等为公用事业民营化提供了论基础。“民营化大师”萨瓦斯给出了民营化的经典定义。他指出,“民营化可界定为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其中,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公用事业民营化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的民营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相对晚于西方。国内对于民营化的研究,也是兴起于近几年。民营化的争议民营化的支持者认为:真正的民营化(trueprivatization)并不是政府责任的丧失和转移,转移的仅是通过民间的功能所表现出来成效;民营化并不会造成政府角色的消失,更不是所谓的‘国家除任务化’,它仅仅表明私人部门对某些公共事务不同程度的参与。正如民营化大师E·S·萨瓦斯所言:“民营化不仅是一个管理工具,更一个社会治理的基本战略。他根植于这样一些最基本的哲学或社会念,即政府自身和政府在自由健康社会中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适当角色。民营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更好的政府,更美好的社会”。民营化的反对者认为:“民营化不但会侵犯主权的完整性,而且还会腐蚀民主政治的根基。因为,民主政治的基础乃是政治社群意识(munity),民营化会动摇这种整体意识。另外,市场组织的盈利取向,亦容易使公共服务在效率的观念下,忽略公共责任和公共利益”。同时,还提出这样的疑问:从预防市场失灵到解决政府失灵的民营化选择,是否会走向另一种新的失灵?引入竞争机制,是民营化的核心,但是公共事业“官营”的最初目的就是防止竞争走向垄断化,而正常情况下的市场竞争也往往向垄断发展,即使是存在强力政府的干预。因此,公共事业的改革最终还是走不出“诺斯悖论”,即:“出于统治的需要,独资或者控股,同时自经营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经营。支持国营化,反对民营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其一,民营化之后,经营者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会产生冲突,由于政府监管可能出现的缺位,出于理性经济人的考虑,公共产业的经营者就会凭借自然的垄断地位,片面追求经济利润而忽视了公共利益,造成“民营化失灵”。其二,公共事业国营的效果并不比民营差。政府可以在国营化的基础上,赋予公共企业以更大的自主权,放松对于公共领域的准入限制,允许私营企业参与竞争,即自主经营,放松管制,引入竞争,从而使公共事业市场化,以提高效率。并且在国营化的条件下,由于经营者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为经理人,他们领取固定的薪俸奖励,不存在损公肥私的条件。我国的民营化长期以来因为体制的原因,我国虽然与西方各国几乎同时进行民营化尝试,但民营化的理论和实践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直到2004年,建设部公布了《公共事业民营化管理条例》,规定民营资本和外资可以进入原属国营的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我国民营化改革才逐渐正步入正轨。然而,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

民营化的利与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05-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