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威宁荞麦》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威宁最早有荞麦种植记载出现在《明会典·赋役》中记载:十五年(1502年),,贵州征夏税荞麦255石,其中多取于乌撒(今威宁)之地。威宁荞麦一直是威宁山区彝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的主粮,同时也是云贵高原荞麦产品的主要产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大县及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特征,威宁产水稻很少,为解决广大人民的生计,自古地方政府就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特点,鼓励当地人民种植荞麦,扩大荞麦种植面积,增加荞麦产量,以提高当地农户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农业专家的指导及支持下,当地农户以威宁自治县特有的荞麦种植资源为基础,勤劳耕作,使荞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以及质量都得到大大提高,威宁荞麦逐渐成为人们的主食之一,产品畅销省内外。据威宁县志记载:“荞有甜荞、苦荞二种,丰稔之岁,有余以销昭通”。在威宁还有彝族流传千年的《荞麦歌》:“撒下荞麦种,幼苗绿油油,嫩叶似斗笠,花开如白雪,结子沉甸甸,荞子堆成山”。在历史的长河中,威宁人民依然保存着自己对荞麦的种植技术,传承其丰富的荞麦文化,由此可见威宁人民对荞麦深厚感情,正是如此,如今的威宁更是名副其实的荞麦之乡。2016年8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龙山矿泉水等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6年第112号),威宁荞麦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根据质检总局令第78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第四章标准制订及专用标志使用第十七条拟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应根据产品的类别、范围、知名度、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因素,分别制订相应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管理规范)。将威宁荞麦的质量技术要求转化为具有可行性的地方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威宁荞麦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进一步规范了威宁荞麦的生产,提升威宁荞麦的知名度;同时也可有效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保证威宁荞麦的品质质量。二、工作过程2016年3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质检总局关于受理龙山矿泉水等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6年第34号),威宁荞麦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受理,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立即安排威宁荞麦地理标志保护申报领导小组推进审查技术准备工作,由威宁经开区经济发展局牵头、威宁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威宁自治县农牧局、威宁县兴业投资有限公司及威宁荞麦合作社、农户等多家单位、个人配合,并要求贵州省地理标志研究中心对威宁荞麦的品种、立地条件、种植要求、质量要求等质量技术要求相关细节进行论证编制,同时对威宁荞麦的相关资料文献进行收集整理,采集威宁荞麦样品进行检测鉴定,通过对威宁荞麦的资料及检测报告等材料进行汇总分析讨论。2016年8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龙山矿泉水等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6年第112号),威宁荞麦获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6年9月,由威宁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威宁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威宁自治县科技局、威宁自治县农业局、威宁自治县兴业投资有限公司、贵州省地理标志研究中心及种植威宁荞麦合作社、农户等多家单位、个人配合,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对威宁荞麦地理标志产品相关资料收集、调研、论证、拟稿、征求意见,按照《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地理标志产品威宁荞麦》标准草案文本和编制说明,形成标准工作稿。2017年7月,根据“省质监局关于下达2017年贵州省第一批标准化项目的通知”,“地理标志产品威宁荞麦”省级地方标准制定得到立项,同时标准工作小组以标准工作稿为基础,咨询相关专家,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进行论证及修改,形成目前的征求意见稿。三、本标准编制主要依据GB/、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10458荞麦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17109粮食销售包装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T31578粮油检验粮食及制品中粗蛋白测定杜马斯燃烧法NY/T894绿色食品荞麦及荞麦粉NY/T1295荞麦及其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第109号公告《关于发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比例图
《地理标志产品威宁荞麦》标准编制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