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诊疗指南.DOC控制出现出血及休克处理【概述】当血液(主要指红细胞)从血管或心脏出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身体外面,称为出血,流入(进入)体腔或组织间隙的为内出血,流出体外称外出血。控制出血示采取各种止血方法、紧急措施抢救出血伤员,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它对挽救伤员生命具有特殊意义。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细胞缺氧所致的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因此血液示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有神志淡漠、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口唇青紫、皮肤湿冷、脉搏细弱或摸不到,心律加快、血压下降、血色素降低、尿量减少、中心静脉压下降;在无严重外出血可见时必须考虑胸、腹内脏的损伤,骨盆骨折、四肢长骨骨折等。【诊断要点】(1)休克诊断要点神志:烦躁不安,表现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皮肤:苍白,湿冷,口唇及肢体发绀。呼吸:浅快,微弱。脉搏:细速,口渴,尿量<20ml/h。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脉压<20mmhg。(2)判断出血的性质对抢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出血的特点:按损伤的血管性质分类:(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不停地流出。(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创面渗出,危险性小。出血的种类: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出血。【治疗方案及原则】,保持安静,保暖。,用鼻导管或面罩给养。,必要时深静脉置管,血流动力学监测。-80mg加入1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必要时加用间羟胺10-20mg。,706代血浆,羟乙基淀粉200/(贺斯),输血。:输血或贺斯静脉滴注,必要时手术止血。%碳酸氢钠100-200ml静脉滴注,根据血气结果调节用量。,若血压仍不稳定,选用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10-20mg,加入1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硝普钠50-100mg加入250-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0mg加入250-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小于14滴/分。、ARDS、MODS、MOF等并发症。休克抢救程序:,双鼻管输氧,以流量2-4L/min为宜,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体位:头与双下肢均抬高20°左右,对严重休克的患者应去枕平卧位;开放静脉通道或双条静脉通道,低温者保暖,高热者物理降温。:止痛、包扎、固定,内脏破裂及早探查,失血、低血容量性:扩容、输血、中分子葡萄糖苷、血浆、白蛋白等。,及时而详细地记录病情变化。。,纠正酸中毒,改善脏器灌注。【处置】(1)止血在创伤中主要因大量出血而出现的休克,控制出血量是创伤性休克急救处理的紧急措施,成年人出血量超过800-1000ml就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控制出血有六种有效止血方法。压迫止血法: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指压止血法:只使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现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头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压迫时间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险。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桡动脉。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指屈肢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膝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作“8”字形固定。但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橡皮止血带止血:常用的止血带是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注意使用止血带要加垫,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每隔45分钟放松止血带2-3分钟,放松时慢慢用指压法代替。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绞紧止血法: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个活结,取一根
临床实践诊疗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