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3).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附件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二年十月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山西加快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面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我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关于“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和《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我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决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型煤化工、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产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逐年扩大,2010年末,,比2005年翻一番,%,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
%;按照新办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9家。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在煤化工、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培育了镁合金、钕铁硼、LED、光伏、现代煤化工、医药、煤机装备、轨道交通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链,开始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新技术产业化快速推进。“十一五”以来,我省坚持科技创新和项目带动战略,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以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组织实施了“TFT—LCD平板显示模组FPC热压工艺设备产业化”、“年产3000吨镁合金连铸连轧板材产业化”、“高聚能光伏电池及配套产品产业化”、“优质强盛系列玉米新品种产业化示范工程”、“大功率白光LED及应用产品产业化”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五年间,全省共批复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155项,,其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37项,。
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全省高新园区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94家,占到全省总数的近一半;长治高新技术开发区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和一批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被国家批准为“装备制造(能源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煤机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实现50%以上高速增长。全省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或产业基地。镁合金材料形成了太原、运城、大同三大产业基地;钕铁硼永磁材料形成了太原、运城等产业集群;光伏产业形成了长治、大同等产业基地;现代煤化工形成了晋东、晋中、晋北三大产业基地;医药产业形成了大同、太原、晋中、运城、晋东南、侯马等六大产业集群;LED形成了晋东南产业基地;铁路装备形成了太原、大同、永济三大制造基地。
产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一五”以来,全省不断加大高新技术研发投入,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以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为主要形式的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日益提高。、太阳能电池多晶硅片制造关键设备、16万吨煤基合成油、千万吨级矿井综采成套设备等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开发出一批新产品,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在全省科技活动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和R&D人员总量中,企业份额分别占到60%、80%和70%左右。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成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6个、工程实验室6个、重点实验室2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个、企业技术中心122个,创新基础条件日益夯实。
产业发展环境日趋优化。按照国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精神和新要求,重新修订了《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制定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山西省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和政策环境。
虽然“十一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规模偏小,且产业层次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5198295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4-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