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卷第4期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Vol. 21
2008 年 7 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July 2008
灾难后孤儿与孤老的心理援助
杨成君,时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北京 100049)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每次灾后的援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理上的。文章从
灾后心理援助的发展与现状出发,具体分析了灾后孤儿和孤老的心理特点,提出了对于我国灾后孤儿、孤
老的心理援助建议。
关键词:灾后心理援助;孤儿;孤老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08)04 - 0020 - 04
一、引言
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时,正值下午中小学生的上课时间,学校师生成为地震灾害最大的牺牲
者,尤其是在校上课的孩子们。虽然许多孩子已经被救出,但是,其中不少孩子已经失去了至亲,
成为了灾后孤儿这一特殊人群。同样,失去了子女的父母也更是一个灾难中非常特殊的人群,他们
中年纪大点的就成了孤老。老年本已进入人生暮年,但是天灾无情,剥夺了他们最后享受天伦之乐
的权利。对于孤儿和孤老这两类非常特殊的人群,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多的是心理
援助。本文旨在从灾后心理援助的发展与现状出发,通过具体分析孤儿和孤老在灾后的心理特点,提
出了相应的心理援助方式。
二、灾后的心理援助概述
(一)什么是灾后心理援助
所谓心理援助主要指心理上的公益性的助人活动。心理援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的心理
测验、心理卫生与职业指导运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都是属于心理援助的范畴。[1] 而灾后心
理援助,又称灾后心理救援,则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力量组织的以心理专家、医学专家为骨干的
专业心理救助队伍,针对震后灾民的实际心理状态,运用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对存在心理危
机的群体或个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缓解其因灾难或伤害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对心理受到严重创
伤者进行个体心理救援和救助的工作。[2]
(二)灾后心理援助的发展与现状
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导致的大型灾难从来没有中断过。大型
的灾难事件具有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等特点,因此,常会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
应激有关的心理障碍。[3] 对于这些心理障碍,需要专门的心理援助和及时的救助措施。美国是世界上
最早成立专门灾后心理援助组织的国家之一。美国灾难心理卫生服务开始于 20 世纪70 年代,属于
国家灾难医疗系统的服务项目之一。具体由美国心理卫生服务中心(CMHS)的紧急服务及灾难救援
项目组(ESDRB)负责。[4]常用的心理援助方法主要包括:减压、危机干预和分享报告。服务对象主
要是灾害受难者。不同的服务对象,如儿童、成年人、老人,其服务的重点和内容各有侧重。[5] 除美
国外,其他一些国家也设置了专门的灾后心理援助系统,如新加坡就有内务部与卫生部联合组建的
——————————————
收稿日期:2008 - 06 - 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3108)。
第
灾难后孤儿与孤老的心理援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