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广适综抗小麦新品种——天益科麦5号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摘要】小麦赤霉病是对黄淮小麦安全生产威胁最大的生物灾害,可防不可治,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农民种粮效益,小麦赤霉病危害必须用抗(耐)赤霉病品种来解决。论文介绍了小麦新品种天益科麦5号合理的产量结构、良好的特征特性、广泛的适应性和优良的综合抗性,详细地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Abstract】Wheatgibberellicdiseaseisthebiggestbiologicaldisasterthatthreatensthesafetyproductionofhuanghuaiwheat,',goodcharacteristics,prehensivedisease-,andintroducesthemainpointsofcultivationtechnologyofthisvarietyindetail. 【关键词】天益科麦5号;选育;高产;赤霉病;栽培技术【Keywords】;seedselection;highyielding;gibberellicdisease;cultivationtechniques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8-0147-02 1引言黄淮南片麦区是我国第一大麦区,,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的40%以上,该麦区在国家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该麦区跨度大,生态区内小麦南北部病(逆)害(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冻害、倒春寒、热害、穗发芽等逆害)时有发生。2000年以来,随着气候变化、耕作制度(稻麦两熟、秸秆还田)的改变,本麦区多种病(逆)害频繁发生,特别是赤霉病发病频率明显加快、程度加重,赤霉病区向山东、河北延伸扩展速度非常惊人,已经上升为黄淮麦区小麦第一大病害。2010、2012、2015年均为重度发生,其中,2012年安徽省小麦赤霉病发病面积达到164万hm2,%,严重危害田块造成减产30%~50%,产品不能粮饲,创安徽省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历史之最。江蘇、河南两省也因小麦赤霉病危害造成严重减产减收,山东、河北也都不同程度遭受危害。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据黄淮麦区气候和品种利用特点,于2007年以淮麦0566为母本,洛麦23为父
高产广适综抗小麦新品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