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发展规划(2009-2015)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江西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生物产业发展,编制本规划。规划以2008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09-2015年,2012年前着重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与项目。一、发展基础进入新世纪,生物产业引发医药、农业、能源、材料等领域新产业革命,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又一重要推动力。“十五”以来,全省生物产业进入一个新发展时期。2008年,规模以上生物产业企业300余家,年销售收入超过350亿元,增长25%,高于全4个百分点,是GDP增长2倍多,其中生物医药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增长近30%。生物产业已形成了以生物医药为主导,生物制造、生物农业共同发展局面,在现化中药、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地位。目前,全国中医药企业50强中,我省有5家,其中4家列居前20名。南昌进贤已成为全国一次性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年产销医疗器械达18亿余套,占全国市场30%以上。以省内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相继组建了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江中、汇仁、特康、省药物所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50余家生物产业科研机构,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生物产业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及省、市科技进步奖189项,申请专利700多项,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但是,江西生物产业整体竞争能力还不够强,企业比较分散,总体规模偏小,公共服务不健全,缺少对行业有重要影响旗舰企业与对社会有重大影响拳头产品。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为依托,以技术与制度创新为动力,围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打造千亿产业战略目标,以南昌核心区为重点,培育龙头企业,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全省,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道路,形成具有特色生物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新增长极。(二)规划目标。1、产业链目标。从生物资源繁育种植、贮运加工、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生物转化、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开发生产到药品制剂、功能食品、能源、材料等终端产品创新推广及市场服务,培育完整产业体系,形成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及生物能源同步快速发展良好局面。2、市场目标。2015年全省生物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800亿元,产业规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位居中部地区前列,现代中药保持国内领先地位。3、技术目标。现代中药领域研发水平整体达到国内先进,部份达到国内领先,新药品种、植物新品种、专利申请数增加明显高于产业规模增长。专栏1:发展主要指标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到2015年,全省生物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800亿元,保持年均增长30%以上;基地集聚明显加强。到2015年,基地核心区销售收入1000亿元,200亿元以上园区3家;重点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5家,10-100亿元10家。形成一批创新成果。规划期内,争取申请新药品种30个、植物新品种20个、申请功能食品120项,申请发明专利超过100项,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三、主要任务(一)发展方向。坚持资源培育、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与专业服务并举,主要发展以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生物医学工程为主生物医药领域;以农业良种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
8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