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议如何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提高公安执法公信力是近年来公安机关领导高度重视的一项课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同志提出的“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 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就基层公安机关如何提高执法公信力, 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一、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思想基础思想决定行动, 执法理念直接决定着执法效果。执法为民理念既是公安机关的基石和灵魂, 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过去,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 执法为民的理念没有得到充分落实, 公安干警多以管理者的形象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 甚至出现, 工作不透明, 语言冷横冲, 形象不严整, 执法不规范、乱作为等问题。近年来, 虽然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等专项教育活动, 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 执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但还是有少数民警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扭转过来, 执法不严, 执法不公, 甚至不作为、乱作为、执法犯法的行为还屡有发生。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公安执法的公信力。为此, 我认为, 还要继续强调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 2 足, 正确理解执法为民的含义, 想民之想、急民之急、解民之忧、排民之难,自觉摆正“公仆”与“主人”的位置,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严格规范执法提高办案水平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保证孟建柱同志指出:“执法不规范是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突出因素。”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更多的要靠规范的执法行为来塑造和体现,所以我们要从小、细处着眼,将公正、文明、理性、平和贯穿于每一个具体执法过程, 进一步细化各类执法标准, 严密执法程序, 规范执法环节。一是规范执法语言。我们在工作中, 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 打仗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在民警到现场处置时, 矛头指向了民警, 与民警发生争执乃至冲突。这里固然有当事人情绪过于激动, 或者因酒精刺激情绪失控等原因, 但也体现出个别执法民警有言语简单、直接、粗暴等执法语言不规范的问题。使用规范的执法用语,有利于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 保证执法工作顺利开展。反之, 使用粗暴的语言, 必将人为导致执法阻碍,造成种种不良后果。“好语一句寒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也正是这个道理。二是规范执法程序。纵观近几年的执法情况可以看出, 很多带病案件不是因为处罚不公正或实体上存在问题,而是在一些程序上存在瑕疵,如 3 告知不规范、送达回执没有签名、审批时间前置、笔录和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等, 一旦走上诉讼, 往往导致办案单位处于被动甚至承担败诉的风险,同时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法律程序对法律的公正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执法机关的职权活动,都必须有法律上的直接依据,否则即构成违法。同时, 即使有法律上的依据, 也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否则同样构成违法。马克思曾指出:“程序和法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就像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法律必须通过程序才能实施以体现其生命力, 现代的立法理念更加追求法律程序的严谨和公正。作为执法机关, 我们应当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的原则,严格、文明、公正按照法定程序开展执法工作。三是规范执法卷宗。西方有句著名的法律格言是“正义不但要实现,而且要以
浅议如何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