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信息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剖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关内容是高中生物学重点与难点,是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可遗传变异、人类遗传病与生物进化本质等知识基础。在传统教学方法下,学生感觉该部分内容抽象、过程复杂,尤其是对染色体行为变化,以及DNA与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难以掌握。而利用Flash动画模拟直接讲解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再对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图形辨析等内容进行剖析,虽然比较直观,但直接呈现过程过快,学生往往难以跟上教师节奏,不能理解其本质,无法形成持久记忆。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将生物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优势组合方式,来实现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与教学环节融合与优化,从而突破本节课重难点。二、教学环境与准备教师课前准备:①搜索微课观看网址(如可汗学院-网易公开)或下载地址(如QQ班级交流群)。②搜索学生在线试题检测网址(如高中生物组卷;错题管家) ③编制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堂学习任务单、PPT课件及生物诗歌等。学生课前准备:①观看微课,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②按照要求制作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模型。三、教学过程 :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重点以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为例学习了有丝分裂过程及主要特点,又以精子与卵子形成为例学习了减数分裂过程及主要特点。由于两部分内容有相似之处,考试时一般会混合考查,因此咱们把两部分知识点放在一起,采用比较法,重温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关内容。请同学们打开课堂学习任务单,剖析任务单上题目分别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学生活动:思考老师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看法,并与老师与同学分享、交流。 (1)合作学习,统计问题学生利用5分钟时间自查自纠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存在问题,并把握讨论进度。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将组内无法解决疑难问题进行汇总。教师结合课前疑难问题汇总表及课上小组讨论过程中提出问题,进一步进行问题汇总。汇总疑难问题,并不急于进行讲解,而是通过环节二学生活动进行突破。(2)模型展示教师组织与引导:教评价学生回答,并对所提问题进行补充完善,然后引入下一个学习环节:模型制作与展示活动。活动要求:将制作细胞分裂图像贴到黑板相应位置。学生活动:学生进行黑板贴图,贴完后其他同学评价模型制作效果及粘贴位置是否正确。然后请各个小组代表说出有丝分裂各个时期主要特点。(3)图形识别:排排序教师组织与引导:根据学生展示模型及问题回答,进一步提问:高等植物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又有哪些不同点?PPT课件展示植物细胞分裂图像。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找出两者异同点。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一组图像,尝试给这些图像排排序。然后一名同学上台,利用电子白板拖拽功能将这些图像正确排序,其他同学对该同学成果进行评价、交流,并通过图像对比回答高等动植物有丝分裂异同。(4)图像识别:猜猜我是谁教师组织与引导:根据黑板张贴精子形成过程模型,师生共同回忆总结精子形成过程主要特点,然后进一步提问:卵子与精子形成过程又有哪些不同点呢?以此引入下一个环节学习:猜猜我是谁。学生活动:①小组代表手持卵子形成过程模型上台展示(打乱顺序),其他同学竞猜这些模型是哪个时期模型。②利用电子白板拖拽功能挑出不是卵子形成过程图像。教师组织与引导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信息化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