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教书育人》 论文.doc新理念下的教书育人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思想、新观念下的教书育人的讨论,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教师角色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键词:新理念教书育人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而在这个新的开端里,教育思想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也应该更新。那么,在这样新的理念下,教师的行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应该怎样转变,还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又会怎样改变。结合对新课程的学习,下面略谈几点粗浅看法,仅供同行参考。首先,教师角色与行为的转变。第一、教师是教学资源的选择者、开发者以及课程的建设者。所谓教学资源,指的是教学媒体与一切可用于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现代教育及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和开发现代教育媒体,教师自制和开发教材、教学软件是必要的,是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具体表现,因为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人物,但仍然是教学中的重要元素,是接触学科教学的第一人,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是按照教科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教参资料的照搬者。新课程则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第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咨询者、指导者、协调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改革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动过程,教师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倾向。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第三、教师应作为学生品德的示范者,引路人和好朋友。教师在劳动过程中不只是付出和奉献,而是将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体现自身的生命价值。教师不只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外,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他们生活的好朋友,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过去“道德说教育”、“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培养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进行自我调适和自我选择。第四、教师应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应该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而教师角色则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心理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律力,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合作精神等。教师作为引导者,其表现为:教师要记
《新理念下的教书育人》 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