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目录 1引言 1一、宫崎骏的童心主义:对儿童世界的精心刻画 1(一)少女形象的刻画 2(二)不变的成长主题 2(三)善于抓住童趣,展现儿童的世界 3(四)超能力的展现 3二、宫崎骏的童心主义之人文关怀 4(一)对自我独立价值的肯定 4(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诉求 4(三)对本真情感的执着追求 5三、童心主义在动画剧作中的艺术表达 6(一)对名著和本土文化进行重构 6(二)优美的手绘风格 6(三)温情细腻的表达手法 6四、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启示 7(一)创造出民族化的动画形象和环境 7(二)将人文思考融入其中 7结语 7论宫崎骏动漫的童心主义刘怡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08346320【摘要】日本动画电影大师宫崎骏创作了一系列的动画电影作品,其中很多作品都充满了作者对儿童世界的描绘和刻画。通过塑造少女的形象、对童趣的描述以及对成长、对自我价值肯定主题的描述,展现了一代大师的童心主义的世界。同时,宫崎骏又在里面注入深刻的人文关怀和个人思考,升华了电影主题。同时,借用想象、色彩和画面的感染力,更使得其作品深入人心。【关键词】童心主义宫崎骏少女人文思考引言宫崎骏(MiyazakiHayao)是一位知名日本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画家,《千与千寻》则于2002年获得了第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成为第一部获得此奖项的动画电影,同时在好莱坞的柯达剧院里举行的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勇夺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在日本,动画界第三代导演宫崎骏与黑泽明并称为“国民电影作家”,并被誉为电影界“国宝”。其作品是当今日本动画电影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巅峰。总体而言,宫崎骏是一个立足本国传统文化并与西方优秀文化结合的导演,这也正是战时出生的艺术家的综合特征。他思想激进,思维感性,是天马行空的幻想家和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儿童教育家。1971年,宫崎骏与小田部羊一、高畑勋等人脱离东映公司独立。自1973年起,宫崎骏或与高畑勋连袂、或独自创作了《阿尔卑斯少女海姬》、《三千里寻母记》、《未来少年柯南》、《红发姑娘安》、《路旁三世》、《名侦探福尔摩斯》等电视动画系列剧。而这一时期,他的思想上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常绿乔木树林文化论”使长年积郁在宫崎骏心中的“厌恶日本人的民族主义情结”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解脱。因此,如何描写“原始森林与人类的关系”(而非一般研究者误认为的环保)成为宫崎骏创作最根本的问题,“镇守树灵崇拜”这一主题亦贯穿于他至今为止所有的电影作品中。1982年2月,宫崎骏与德间书店合作,先后推出了《风之谷的娜乌西卡》的漫画连载和动画电影,并以此为契机,于1984年4月与高畑勋搭档成立二马力公司,1985年又成立吉布利制作公司。“吉布利”(GHIBLI)在意大利语中意为吹过撒哈拉沙漠的一股热风。它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军用侦察机的名字。飞机狂迷宫崎骏给公司起这个名字,意在给日本动画界吹起一股热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他的作品也经常出现飞行、儿童心理及青春期的思想。宫崎骏的女性主义思想经常反映在电影当中,所以电影中的主角往往是坚强且独立的女孩或年轻女性。一些主题在宫崎骏的电影中经常出现,例如人类对于自然及科技之间的关系,难以维持的和平主义伦理等。在宫崎骏看来,以少女或小女孩为主题来叙写故事会更有张力,他对这些女孩儿所能代
论宫崎骏电影的童心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