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阿q精神胜利法.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阿Q精神胜利法姓名:陈小帅指导教师:黄林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年级:2000级层次:高起本学习中心:福建教育学院完成时间:2016年x月xx日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论阿Q精神胜利法[摘要]《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于1921-1922年撰写的中篇小说,出自小说集《呐喊》,它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共九章。其中主要人物有:赵大爷、阿Q、吴妈、假洋鬼子、王胡、小D等。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以精妙的文笔成功塑造了阿Q病态的精神形象,挖掘出中国农民身上的落后愚昧的因素,揭示出中国国民的灵魂。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关键词]阿Q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可怜可悲一、阿Q精神胜利法分析(一)阿Q自欺欺人、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阿Q的自欺欺人可以从许多方面来看,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阿Q没有固定、稳定的工作,甚至居无定所,毫无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可言,是受到封建社会严重压迫的底层劳动者。那么,对于阿Q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经济能力的劳动者而言,阿Q在生活和零散的工作中,并没有认为自己的生活十分落魄、日子十分艰苦,而是用自欺欺人的方式来安慰自己,陶醉在自己幻想的社会环境中。也正是这样病态的生活方式让阿Q无法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不断地在自欺欺人中度过。例如:阿Q是一个连自身姓氏都遗忘了的人,却经常在人前吹嘘自己的过往,是多么的富裕、多么的潇洒,可见对于一个连姓氏都遗忘的人而言,过往的事情也是阿Q幻想出来,用来欺人、欺己的;同样的,阿Q对于自己的“老婆”也是时常挂在嘴边,经常幻想着将来自己的儿子会是一副如何的样子,在阿Q看来,自己将来的儿子是一位腰缠万贯的富人。然而,惨痛的现实往往会将阿Q从幻想的梦境中拉出来,阿Q自己也深知这一点。但是,阿Q并不是仅仅只有幻想这一种精神抚慰法。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在阿Q看来,未庄人是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连城里人饭桌上的煎鱼都没有见过,这一点在阿Q说来,那是“不曾见过世面”;而城里人在阿Q眼中,同样也是没有知识文化的人,例如:城里人在煎鱼时会将葱蒜剁得细碎,庄里人在煎鱼时往往都是整条一起煎;城里人将庄中的长凳叫做板凳、条凳,这些事在阿Q眼中都是城里人没知识文化所致,这也给阿Q心里带来很大的鼓舞,这些自以为的聪明让阿Q认为不论是在未庄还是在城里自己都高人一等。(二)阿Q欺善怕恶、欺弱怕强阿Q的欺善怕恶并不是阿Q的本能反应,而是阿Q在受到他人的欺辱和打击后,对比自身弱势的群体、个人的打击和报复,例如:阿Q在受到假洋鬼子的欺负后,转身就见到了小尼姑,虽然阿Q与小尼姑两人并非相熟,但是阿Q将假洋鬼子身上受到的欺辱转加在了小尼姑的身上。然而,当阿Q当中欺辱了小尼姑后,阿Q自己觉得好像打败了假洋鬼子,轻贱了小尼姑后的阿Q却释然了。阿Q将自身的痛苦和不幸、被让他人的欺辱转移到了不相干或者比自身弱势的人身上,就像阿Q将痛苦转移给小尼姑。然而当见到王胡在抓自己身上的虱子时,阿Q却坐在了王胡的身边,以一种极度鄙视的眼光对着王胡的同时,与王胡展开了一场转虱子的“大赛”,最终阿Q因为身上的虱子没有王胡的多,责怪为什么自己身上的虱子没有那么多,输给了王胡这样一个“对手”。阿Q的胜利已经沦落到了与王胡比赛抓虱子的地步,可见阿Q心中对胜利这一概念的界定和渴望是模糊不清的。(三)阿Q十分麻木、健忘,特别是对于被压迫损害的麻木、健

论阿q精神胜利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84476383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20-06-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