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痹症中医诊疗方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膝痹症(退行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定义痹症就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包括西医学中退行性关节炎。:参照1995年1月1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其诊断依据为:“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临床表现以大关节疼痛,以关节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舌质偏暗,舌苔薄,脉滑或弦为次症。多见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改变。”(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与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于基本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4)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与(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勃稠,wBc<2000个/ml;(4)中老年患者(多40岁);(5)晨僵感30min、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6)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辨证分型风寒湿痹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痛痹:肢体关机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风湿热痹: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活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烧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活黄腻,脉滑数活浮数。痰瘀痹阻:痹阻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活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玩麻活重着,活关节僵硬变性,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活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肝肾两虚:痹症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活少津,脉沉细弱活细数。治疗方案针刺治疗:穴取:取内外溪眼、鹤顶、足三里、溪阳关、阴陵泉、阳陵泉。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腧穴上电针,根据辩证选择波形,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其她外治法:1)、灸法:根据部位艾灸,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2)、拔罐:适量,每次5分钟,每日一次。3)、中频脉冲电治疗:患者适当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4)TDP照射:局部,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5)、中药外用足浴:血化瘀、舒筋通络,每日一次(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风寒湿痹(1)行痹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药:防风汤加减防风、麻黄、桂枝、葛根、当归、茯苓、生姜、大枣、甘草(2)痛痹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方药:乌头汤加减制川乌、麻黄、芍药、甘草、黄芪、蜂蜜(3)着痹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方药:薏米仁汤加减薏米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当归、川芎、制川乌

痹症中医诊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幻影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