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小学礼仪教育的育德功能.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小学礼仪教育的育德功能.doc浅析小学礼仪教育的育德功能宋占飞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武陵小学作者简介:宋占飞,少先队辅导员,小学高级教师。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省级一般课题“以礼仪教育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2CZXX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我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拥有源远流长的“礼”文化。现在欧洲对中国的礼仪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唐朝礼仪看日本,明朝礼仪看韩国 日本与韩国将我们的礼仪从古代学习并传承下来了 而我们自己,却在历史的滚滚巨轮之下,扬弃了太多的“礼仪”。社会的文明离不开“礼仪”,社会的进步在呼唤“礼仪”。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礼仪”回归,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良好的礼仪行为的培养,应该从小学生开始。小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就会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现在实行的小学课程中,开设了《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来引导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课程的教材紧紧扣时代脉搏、紧密联系生活,以无数的事例给学生以正面的思想教育。可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当我们的孩子一边喊着口号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时,极有可能一边就在吵架、闹矛盾;当孩子们一边高声宣扬着自己要“讲文明”、“懂礼貌”时,极有可能一边随手就扔一个个小食品包装袋在干净的地面、或是“出口成脏”;当孩子们成天说着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时,也极有可能一年四季都将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当仆人一般使唤……可见,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上,道理我们没少灌输,可教育成效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总是过分强调“道德思想”的教育,而忽视了“道德行为”的落实。“道德思想”是虚的,我们看不见,“道德行为”是实的,就摆在我们面前。社会生活中,我们更在意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道德思想”,而是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说,“道德行为”比“道德思想”更能体现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低。当然,实际上,“道德行为”和“道德思想”是统一的,一个人有着高尚的“道德思想”,那么他的行为也必定不会坏到哪里去;一个人有着良好的“道德行为”,他的“道德思想”也肯定不会坏到哪里去。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尚浅,是非观念不强,要他们依据内心的“道德思想”去指引他们的行为,那会使他们很茫然,唯有给他们以具体的行为指引,引导他们遵从一定的“礼仪习惯”,就会慢慢培养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习惯成自然。从不断积累的道德实践中,学生会慢慢感悟出一些道德伦理思想,从而在思想上达到理想的道德高度。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礼仪教育”,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 礼仪能帮助学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益于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一个人若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就必须要有一颗纯净、善良的心灵。“礼仪”是社交活动的润滑剂。一句“对不起”、“没关系”可以消解许多不必要的误会;注重仪表,讲究礼节,能给人以良好的印象,使人受到尊重。我们教给学生礼貌用语,教他们如何与人礼貌交往,教他们在家如何孝敬父母与长辈,教他们在学校如何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教他们在社会上如何遵纪守法、遵守公德……这样的学生,不会因为言辞不当而受到别人的冷眼与责骂,只会因为他们出色的表现而受众人的赞美。在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人格会更加健全,他们心中充满了阳光,充满了爱。这样的孩子,往往更懂得怎样关爱他人,怎样奉

浅析小学礼仪教育的育德功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20-06-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