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河颂教学案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河颂》教学案例所属课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所属专业:初中语文授课时数:1课时设计人:田青工作单位:定州市息冢初级中学联系电话:《黄河颂》教学案例定州市息冢初级中学田青教材分析:《黄河颂》就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就是一首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颂歌。它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战斗力,展示了黄河伟大坚强的性格与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诗歌号召广大中华儿女要学习黄河精神,勇于投身到抗日斗争的洪流中,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胜利。全诗主体部分分三段,第一段深情地描绘黄河的雄姿。第二段热情讴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赞颂黄河精神。第三段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永远向着胜利前进。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基本适应了中学的学习生活,具备了初步的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对于体会理解诗歌的情感,把握诗中形象,还不就是很深刻。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解读诗歌内涵。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自主学习,解决生字,掌握并积累词语,学会运用。2、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本文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的情感。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语感,培养朗读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感情朗读,展开想象,把握黄河伟大坚强的形象与雄浑豪壮的气魄,体会诗中的爱国激情。2、通过交流研讨,理解诗歌内涵,理清结构。3通过朗读品味诗歌语言,学习并体会语言的妙处,理解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黄河悠久的历史文明与优越的地理特征,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伟大民族精神,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祖国强大而发奋学习的志向。教学重点:1、感情朗读,调动学生情感,体会诗歌的爱国激情。2把握黄河的巨人形象,学习黄河精神,树立立志报国的远大志向。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语言,理解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教学方法:音乐渲染、图片展示、反复朗读、交流活动、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音频教学过程:一、导语: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赞颂着、歌唱着。歌颂黄河,就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下面先请大家欣赏《黄河船夫曲》,用心去感受,听完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①您听到了什么内容?②您有怎样的感受?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放音乐,同学们用心聆听,听完后小组交流回答出示课件:①您听到了什么内容?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达到了彼岸。这象征我们伟大的名族与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②您有怎样的感受?我们的情绪受到感染,内心激动,热血沸腾,充满豪壮的战斗激情。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写作背景)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她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就是,她创作了《黄河大合唱》,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今天我们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黄河颂》二、出示课件:学习目标:1、掌握并积累字词,学会运用。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的情感。。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黄河颂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幻影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06-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