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实例 Repair Manual 资料提供者: 吴善龙应用频率: 高□中□低■极少□主题内容: 灯闪 6 下-------SC 板的维修产品型号: 09 生产的10 系列、10年生产的20 系列PDP 的SC 板。 现象描述: 开机后保护关机,红灯闪 6 下。本文在检测时用的表是数字三用表。原因分析: 1. 红灯闪 6下,一般是 SC 板损坏, SC 板内大功率管有击穿短路。 10 系列和 20 系列的 SC 板电路大同小异, SC 板的维修也大同小异。故障特征也相同。 板内大功率管击穿短路后, D 极的高压会通过击穿的 D-G 极间,窜到大功率管前级的驱动电路,从而把前级的驱动电路( IC 和晶体管、光耦)击穿损坏。在检修中如果仅更换击穿的大功率管, 没有把前级损坏的驱动 IC 或驱动三极管、光耦换新,通电后,会再次大量的烧坏 SC 板内的大功率管。因此,在检修 SC 板时,一定要把 SC 板内全部的 IC 、晶体管、光耦进行全面的检测,如果发现有击穿损坏,全部换新。 3. 有些 IC 或晶体管损坏时,并没有击穿短路,而是阻值变小了,这种坏件往往在进行粗略检测时不能发现,如果不知道引脚到地正常的阻值也不能发现故障点,从而漏下个别已损坏的坏件,在通电试 SC 板时, SC 板会因此再次遭遇大面积的零件击穿。为此,在检测 SC 板上损坏的零件时,一定要进行阻值精准的检测。 4. 在路检测零件的各脚电阻时,因为有并联效应容易引起测量误差,造成零件虽然实际上已损坏但因并联效应测不出来。这就要求把重要的零件从电路板上拆下来,单独进行检测,以防漏过损坏的零件。最好是找一个同型号、好的 SC 板,与坏板上位号相同的零件进行比对检测在路电阻值。这样的检测方法精度最高,准确率最高,最容易发现故障点。 5. 约有一半坏的 SC 板,只要简单的把击穿的大功率管换新, SC 板即可修好。但在维修过程中,检测 SC 板内各零件引脚的在路电阻时,不可图省事,不可简略测量,匆忙上机试板再说。因为这样实际上是抱着侥幸心理,一旦试开机时把新修的板子上大功率管又大面积烧坏,悔之晚矣。检修过程: 1. 首先在路检测 SC 板内大功率管的极间电阻,发现 Q16621 、Q16622 ( IGBT )管击穿。管理编号: RM-PAVCSH-1305-002 发布部门: / 综合 CSC / 服务支持课发布日期: 2013-5-27 2. 在路检测发现 Q16661 ( IGBT )管击穿。 3、在路检测 IC16771 各脚到地( 2脚)的电阻值,发现输出端 1 脚到 2 脚地的电阻仅为 20 欧,这说明 IC16771 的 1 脚所接的负载有短路: IC16773 供电脚 5 到地击穿。 IC771: 输出端 1 脚到 2 脚地的正常电阻是 6K 。输入端 3 脚到 2 脚地的正常电阻是 2K 。 4、在路检测 IC16771 输入端 3 脚到地 2脚地的电阻,发现仅 100 欧,这说明 16V-F 的负载到地有击穿短路: Q16702 击穿。当 Q16702 损坏时,与之相连的 Q16701 也必须换新,否则通电时 SC 板会再次大面积烧坏大功率管。解决方法: 把上述 5 个损坏的零件换新,把 SC 板上机,通电试机 10 个小时,工作正常,
TH-P42S10C开机保护、灯闪6下 松下PDPLCD维修实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