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历史手抄报历史驿站颐和园文字稿.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历史手抄报历史驿站——颐和园历史驿站——颐和园北京袁巾我家住在颐和园附近,颐和园优美的景致,璀璨的文化,在我渴求的目光中,显得那么完美,那么神圣。上中国近代历史课时,老师千篇一律地讲着“打仗——失败——签约”,这似乎已是固定的模式,使人感到压抑、悲愤、屈辱。有时,老师也偶尔穿插一些小故事。记得有一次,老师用满怀悲愤的语调说:“当时,中国危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慈禧太后竟然挪用每年海军经费的一半,重修了颐和园。’’‘‘啊!”我们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声音中充满惊奇和愤怒。我尤其觉得难过,因为我心目中完美无缺的颐和园,竟有着这么辛酸羞辱的历史。从这以后,我对近代史的学习开始关注起来。老师讲到戊戌变法时,我的心情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亮光,似乎看到了中国的希望。然而,短短的103天后,这场给中国带来一点希望的改良运动就被慈禧太后扼杀了。我特别注意到,这场维新派和守旧派斗争的主战场,便是颐和园;维新派失败后,光绪皇帝也被囚禁在颐和园。我发现颐和园与中国近代历史的每一步都联系得那么紧密,它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堡垒,近代屈辱的见证。自此以后,我再去颐和园时,心情就不那么轻松了。我仿佛看到每一座亭台楼阁上都镌刻着伤痕累累的历史,我仿佛听到每一阵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都是对封建统治的血泪哭诉,我已找不到幽雅的美好风景与厚重的历史尘埃之间的和谐和统一,占满我的脑子的全都是辛酸和悲壮的感情。后来,我知道了更多的关于颐和园的故事,我发现它不仅是晚清丧权辱录,在它的山水楼阁中,还隐藏着许多让人惊叹的历史风韵。一个个历史人物在颐和园这个历史的驿站驻足,又匆匆地离去。颐和园留下了它们的痕迹,它带着这些斑驳的痕迹,历经风雨,坚强地伫立在这里,轻轻地向人们倾诉那一段段历史。元朝在蒙古人的铁骑声中开始。140多年后,又在朱元璋的千军万马中结束。这个轰轰烈烈的朝代无影无踪了,只留下西郊瓮山一座孤坟。如今,这座孤坟成了一个祠堂,默默地立在颐和园的一角。而在这块地下躺了几百年的,就是元朝著名的政治家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是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窝阔台汗及乃马真皇后执政时的三朝重臣。他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他以杰出的远见卓识,为蒙古族做出很大贡献。蒙古军队久攻汴京,攻破城池之后,按照蒙古制度,“久攻乃克要屠城”。耶律楚材进言:“得此无民,将焉用。凡弓矢、甲仗、金王等匠及富民均集此城,杀之则无所得。”于是,窝阔台听从他的建议,,使汴梁147万人得以幸存,中原文化得以保留,流传到现在。有些蒙古官员不了解中原农业经济的特点,想把中原地区全部改为牧场,耶律楚材力阻。耶律楚材虽出生在草原,但他视野开阔,深知中原耕作之重要,知道治世之策,尤为难得。此外,耶律楚材制定了税额,统一了衡量,又建议蒙古通过考试从儒生中选官,为提高蒙古民族的文化政治素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244年,耶律楚材病故后,乃马真皇后封他为广宁王,把他葬在京都西郊瓮山一带。耶律楚材为汉族人民和古老的中国文化做出的贡献无法估量。然而,他的墓地最终还是在明朝被毁掉了。夕阳残照下的只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地。于是,再没人记起在瓮山下长眠的这位杰出人物。到了清代,乾隆一声令下,瓮山脚下荒芜的大地上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景色秀丽的清漪园。在建清漪园时,发现了埋在地下的耶律楚材的墓。乾隆认为,元朝和清朝都是异族统治汉族的时代,耶律楚材的卓越贡献值得

历史手抄报历史驿站颐和园文字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jh0927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