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冰与火之歌》中的“冰与火”之含义的浅析姓名学号摘要:小说《冰与火之歌》为美国作家乔治·R·R·马丁所著,是一部影响力甚广的奇幻文学作品,其作品内容丰富程度、情节的巧妙安排以及对人物的细细腻描述已远远超出具有奇幻文学开山鼻祖之称的《指环王》系列,作品内容以描写“人”为重,旨在展现在各视点人物在无法以个体之躯抗衡的命运中的挣扎、翻滚、奋斗与彷徨,人性中的光辉与怨毒,信仰与屈服,交织成一副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性画卷关键词:人性,冰与火,奇幻说到奇幻文学,不得不说风靡全球的《指环王》系列,其经典的浪漫主义情怀,清新的文学气息,和“小人物改变世界”的独特的哲学命题,借由电影的镜头和先进的特效技术表达的淋漓尽致。然而,说到底,《指环王》只是一部托尔金内心构建的一个具有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气息的理想世界,其与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指环王》的世界中,邪恶,绝大部分集中在半兽人和魔戒的身上,只要把他们消灭掉,世界就没问题了。然而,现实的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现实中,你身边的同事,国家机关里的政客,捡垃圾的乞丐,哪个是邪恶的集中?把哪个消灭了就能换来世界的和平?而且,哪个人是每一个毛孔都透着邪恶的味道、没有一点值得同情或是没有一丝闪光点的大坏蛋?如果简简单单的把某个人或者某一类人归结为“恶”,贴上“恶”的标签,这是不公平的,甚至是及其危险的。人类习惯于把某类群体贴上“恶”的标签,然后简单的认为,把他们“消灭”掉(或者是隔离出自己的生活范围)就好了,以为这样一了百了。比如说“囚犯”这个群体,当他们出狱后,遭受到种种的不公平待遇和就业歧视,这既不利于他们人生的重新开始,更会反过来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伤害。且不从社会的角度说,就从人本性的角度说,这样对他们公平吗?难道犯了一次错,就从此永无洗脱和赎罪的机会?而《冰与火之歌》就在这点上与《指环王》有着最大的不同。在《冰与火》的世界里,几个被公认为“名声不好”、有过劣迹的主要角色却都不是“邪恶形象”的主要集中。他们都怀着巨大的苦痛,身处被人误解和谩骂中,只能装作不在乎地活着。然而,他们的内心身处那种渴望得到认可的情怀在经历他人否定和自我否定的反复挣扎中,却依旧没有消逝。这也是作者所宣扬的“人性本善”的一部分,渴望得到社会的接受,渴望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这也即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高级需求,即“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接下来我也将模仿作者的POV手法从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视角出发来分析作品中的“冰与火”。“小恶魔”提利昂这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人物,也许是因为他的身材和头脑的结合。他伶俐的毒舌经常让旁观的读者忍俊不禁,然而他畸形的身材却背负着书中世界里最大的误解。作为一个侏儒,在维斯特洛大陆,无论是信七神的,还是信旧神的,都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诅咒,是不祥之兆。所以,误解、歧视和诅咒像幽灵一样缠绕在他的周围。然而,正如“只有弱者才会同情弱者”,他仍然倔强地活着,在仅有少数人理解他的情况下(包括他的哥哥詹姆,早年失踪的叔叔吉利安),尝尽世间冷暖,体会万般苦难,却从不曾心生恶毒,滥杀生命。当王国首都君临城内外被他那生性残忍的国王侄子乔佛里和亲姐瑟曦·兰尼斯特折腾得民不聊生、乌烟瘴气时,他奉生父泰温·兰尼斯特(维斯特洛大陆实力最强者,乔佛里的外祖父)之命返回君临担任代理首相,重整朝纲,平抚民怨,迅速布防,以应对敌军即将到来的进攻。他
英美文学赏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