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2)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1)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是什么?依据为何?(2)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1)学校办学定位及其确定依据;(2)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固定资产数量、教学班级数量、全日制在校学生数量、非全日制学生数量、教师数量、馆藏图书数量、专业数量;(3)学校发展规划文本。(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2)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2)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关系如何?(3)学校师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4)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1)人才培养方案文本(通识课程数量、创新课程数量);(2)专业建设规划文本。(1)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1)学校在制度和措施等方面如何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的?(2)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教学的?(3)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教学的?(4)学校在保证教学中心地位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1)学校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措施、成效;(2)师生对职能部门的满意度;(3)学校领导每年专题研究教学工作的次数;(4)学校领导每年听课次数。. 1数量与结构(1)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2)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1)学校的生师比如何?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2)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3)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4)聘请境外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效果如何?(5)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上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文本;(2)学校的生师比;(3)全校教师名册、教学任务书或课表;(4)各专业(特别是新办专业)教师数量与结构;(5)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6)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2)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1)学校在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2)学校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如何?(3)学校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4)学校是否建立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机制?效果如何?(5)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1)教学内容、试卷水平、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符合度;(2)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满意度;(3)教师队伍中高水平教师的人数(如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和省教学名师、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4)教师队伍中获得国家和省优秀教师的人数(含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5)学校拥有的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数;(6)师德师风建设措施及实施效果。(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2)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1)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2)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3)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师参加校以上级别的教改立项课题的人数及比例如何?(4)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情况?(5)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1)学校保障及推动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机制和政策;(2)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3)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4)学校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机制与政策;(5)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参与面及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6)科研促进教学的总结材料、实际转化成果。(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2)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1)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如何?各二级教学单位是否有具体措施?效果如何?(2)学校建立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开展工作情况?效果如何?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