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恩施旅游资源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题目:恩施旅游资源调查学院:管理学院专业:会计组员:陈世淦200805170062王佩200805169020许平200814118004饶巍200805169070暑期社会实践恩施旅游资源调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外出旅游。近年来,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之后,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正在受到重视,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旅游正在形成结合。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至十二(今年阳历是8月21日),在神奇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都会举行为期七天的土家情人节——女儿会。今年,我很荣幸跟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了开幕仪式,场面非常壮观。参加开幕仪式的不仅有恩施本土的小伙子姑娘们,还有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由此可见,恩施的旅游已经在逐步和民俗文化结合,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一、恩施州旅游资源发展概况恩施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东连荆楚,西通巴蜀,南极潇湘,北靠神农架,素有川鄂咽喉、荆楚屏翰之称。境内武陵山、荆山、巫山和大巴山都属历史上燕山运动造成的褶皱,暑期社会实践恩施旅游资源调查又分别被长江、清江、酉水、娄水等众多河流切割冲刷,汰洗成极为复杂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耸峙,峡谷纵横,洞穴密布,形成了许多神秘奇异、粗犷秀丽的自然景观,加之独特的丹霞地貌,第四季冰山运动孑遗的原始珍稀植物群落点缀其间,更使恩施山青水秀,有如画屏,是休闲度假和山水观光的最佳去处。恩施州有着悠远的文明历史,古老的巴文化、中世纪的土司文化、近现代的革命文化、抗战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首府恩施是湖北省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如今被评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巫山人”、“建始直立人”与“长阳人”的被发现和命名,确立了峡江和清江流域的人类起源地地位。巴东雷家坪、官渡口、楠木园、沿渡河、清江香炉石等遗址的发掘也向世人展现了长江及清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的图景,证实了该区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廪君举族西迁,射杀盐神、君乎夷城、建立巴国的传说,妹嬉女儿行、丈夫心,与伊尹“比而亡夏”的氏族复仇故事,巴曼子背信守义、割头以谢楚王的爱国豪情构成了恩施州各族人民的文化品格和民族心性,向五子、田彦伊、田世爵、陈连升等一大批民族英雄,邓玉麟、周念民、黄大鹏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则是恩施州各族人民的脊骨和灵魂。恩施有沿袭古代巫傩文化、图腾文化、军旅文化习俗的傩戏、过社、茅古斯、摆手舞、撒尔嗬;有自成体系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有与生境息息相关的山歌、田歌、赶战歌、排歌、情歌;有风情独特的跳丧、哭嫁、女儿会、牛王节等。这些古老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州开展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的最大卖点。总之,恩施州的旅游资源禀赋高、资源类别全、资源卖点好,随着“铁公机”重大交通设施的改善,很多待字闺中的神奇景观和民俗文化将招引更多中外游客的探访和关注。二、恩施州县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暑期社会实践恩施旅游资源调查恩施州旅游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按照“政府主导、行业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品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把恩施州建成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构想,确立了“十一五”旅游发展目标1、成立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2制定了“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按照“一轴两极三区”的战略布局,以神农溪、腾龙洞、恩施大峡谷、土司城、清江闯滩、坪坝营等10大景区为重点,链接长江三峡、宜昌、重庆、张家界等重点旅游城市,建设恩施生态风情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构想。(二)各县市旅游业的发展由自发到自觉,制定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规划和景区建设规划1、巴东县提出了“五三”发展战略,出台了《全社会大办旅游的决定》、《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若干规定》,明确了突出以神农溪为主导的旅游业在全县经济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良好态势正在逐步形成。暑期社会实践恩施旅游资源调查2、恩施市将现代工业、特色板块农业和旅游业作为该市三大支柱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加快旅游资源整合,调整旅游发展工作布局,加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及营销力度,全市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旅游格局初步形成。3、利川市委、市政府提出“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把旅游经济列为全力构造的“四大经济”格局之一,确定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突破性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思路,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印发了《关于腾龙洞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办法》,市人大颁布了《利川市旅游景区(点)管理办法》等法规。4、咸丰县以“2006年中国乡村游
恩施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