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难点: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几张图片1张謇通西域,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西汉,汉武帝,2次,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2玄奘西行(天竺)3鉴真东渡(日本,唐朝) 三个人物共同点:都为对外交流做出贡献。明朝,对外交往又有了郑和下西洋,这是中国一次空前主动的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可见,在我国历史上,强盛时期在对外交往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开放。但是同学也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一个鸦片战争,结果是惨败,签定不平等条约割让国土,这说明了我国在鸦片战争时国力已经衰落,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个变化的原因。(投影仪出示课题)明代的开放外交-----郑和下西洋介绍郑和西洋的概念:明代把文莱以西,包括印度洋沿岸一带称为“西洋”。?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想到西洋宣扬国威,应具备哪些条件呢?国力: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技术: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与罗盘针。想一想:对比: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以及“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早,而且航海规模大,远航次数多,以及涉及的范围广,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后,浡泥、满剌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1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意义:。,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什么郑和下西洋的的壮举最终遭废止?1:不计经济效益。2:用来输出的物品也大多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工匠逃亡。3:明朝国力衰退。过渡:明朝初年的郑和下西洋说明了明初我国对外交往中仍以开放为主。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那么到明朝中后期采取什么政策呢?→闭关政策(二)闭关政策1、闭关政策的含义2、(1)明朝中后期后为什么会出现闭关锁国呢?(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倭寇侵忧沿海一带和荷兰侵入台湾,明朝逐渐采取了一些禁海措施;清初,郑成功以及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的抗清活动,使清朝的禁海措施更加严厉,闭关政策形成。材料二:乾隆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原因:1、为了巩固统治。2、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2)关于我国这一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马克思评论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你能用你知道的史实来印证这句话吗?结论:以闭关锁国政策达到巩固清朝统治的目的师:闭关政策是不是与世界各国完全断绝往来呢?生:不是师: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3、表现,1)限制沿海人民擅自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