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困生”辅导策略一、语文“学困生”特点 2012学年,我新接手四(2)班语文教学工作。这个班有2个“学困生”。他们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明显存在缺欠,学习方法不对、学习基础差,以至于学习成绩落后。接手以后,我仔细观察他们,发现他们同样有上进心,有获得成功强烈愿望,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伴赞扬。但是他们学习中失败总是多于成功,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容易被老师忽视、被同伴嘲笑,他们心灵变得非常脆弱,唯有“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二、为了辅导“学困生”,我训练自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通过学习心理学理论,我明白了要辅导“学困生”,我一定要有良好心理素质:要树立“以人为本”辅导观念,以乐观、信任态度去对待他们。相信他们落后只是暂时、相对,他们也有内在动力,能推动自己成长、成熟与自我实现,他们能够了解与改变自己,并有调控自己能力。只有这样,“学困生”才会信任我,喜爱我教学科,才会慢慢地树立起自信心,心情愉快地去学会他没掌握知识。于是,每天我以与蔼可亲笑容、真诚爱去面对他们。我时刻提醒自己什么时候都不能有半点埋怨、斥责表情与态度,这样会伤害他们已经失落心灵。三、“学困生”辅导策略 “病因”,引导积极归因要辅导“学困生”,我必须先找出他们后进“病”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为此,我认真观察、系统剖析、整体把握,判断他们问题出在哪一个方面。梁虹同学,他成绩总在20―40分之间,很多老师说他智力有问题,基础很不好。可是我发现他说话思维很清晰、流畅。在秋游活动中,他还可以充当“组长”,一点也不示弱。有几次我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他做手工作品很有创意。于是,我断定他语、数、英三科学习成绩落后,决不是因为他智力有问题,而是在于非智力因素方面。我留心观察他,发现他上课很少集中注意力听,“走神”很严重,每一节课,他或者张大嘴巴在发呆,或者在想什么心事,或者打瞌睡,或者东张西望……因此,他运用听觉接受信息很少,老师提问、讲解、同学回答,他都很少听到。为了证明我判断,我决定在全班进行一次听力测试。不出我所料,他一分也没拿到。课后,我让他坐在我对面,要求他眼睛看着我,我再对他测试一次,这次,他基本答对了。此时,我明白了:正是由于这一非智力因素影响,他变成了“学困生”。病因找到了,我真诚地向他剖析,指出缺点,使他明白,因为没有专心听,他成绩才暂时落后了,改正了缺点,学习就会进步。就这样积极地归因,不然,他会产生习得性无能感。 ,树立信心要想学习进步,首先得有目标与动力。我根据“跳起来摘苹果”原理,先帮助“学困生”确立学习目标,以目标激励他们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目标对“学困生”不能一次定得太高也不能太低,应该循序渐进地逐步加强,否则会影响他们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洪小军每次测验都在30分―40分,而上两个单元成绩都是30多分,我用奖励办法引导他们两人互相竞争:谁超过对方就得奖。他们勇气来了,觉得目标很容易达到。突然间自己面前站着个竞争对手,比试比试,让你看看我实力,他们摩拳擦掌:“我要超过你!”经过4次单元测试比拼,洪小军赢了3次,梁虹赢了1次。他们都达到了及格边缘。于是,我更改比赛规则:谁达到及格就获奖。他们自信心又来了:两个都可能获奖。就这样我使他们有了新学习目标。但是目标只是他们前进方向与动力,我还必须寻根究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学困生”辅导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